辽代,皇帝春夏秋冬“四时捺钵”——巡游狩猎,并成为惯例。“捺钵”为契丹语,是“辽帝行营”的意思。辽代皇帝与中原皇帝不同,他们不是常年居住于京城,而是随着季节、气候和水草的变化四时游徙,进行“春水”“夏凉”“秋山”“坐冬”的活动,因此产生了春捺钵、夏捺钵、秋捺钵、冬捺钵的制度。辽中期以后,四时捺钵的地点变得相对固定。
春捺钵的地点主要在嫩江下游和松花江上游一带(在今肇源县一带)。《辽史?营卫志》记载:“春捺钵:曰鸭子河泺。皇帝正月上旬起牙帐,约六十日方至。天鹅未至,卓帐冰上,凿冰取鱼。冰泮,乃纵鹰鹄捕鹅雁。晨出暮归,从事弋猎。鸭子河泺东西二十里,南北三十里,在长春州东北三十五里,四面皆沙埚,多榆柳杏林……弋猎网钩,春尽乃还。”春捺钵活动期间,捺钵周围的属部首领要到捺钵地朝见辽帝,以示臣服。所以,春捺钵活动也包括了安抚、控制、考察属国和属部的政治内容。
春捺钵的一个主要活动是钓鱼和举行头鱼宴。在冰上搭个帐篷,预开5个冰窟窿,名为“冰眼”,中间的冰眼凿透用以钓鱼,四周的冰眼凿薄而不凿透用以观察。鱼在冰下长期缺氧,就会到氧气充足的冰眼处吸氧。南宋人程大昌的《演繁露》中记载:“鱼虽水中之物,若久闭于冰,遇可出水之处,亦必伸首吐气,故透水一眼,必可以致鱼。”
通常第一条鱼由皇帝亲手来钓,钓得第一条鱼谓之“得头鱼”。得头鱼后,文武百官庆贺,在大帐篷里大摆头鱼宴,置酒备菜,歌舞作乐。
捕鹅打雁和举行头鹅宴是春捺钵的另一项重要活动。待冰融河开,鹅雁归来,便纵鹰鹘以捕鹅雁。侍从皆穿墨绿色的衣服,每人备连锤一柄,鹰食一器,刺鹅锥一枚,在水泊周围每隔五步或七步排立。“皇帝冠巾,衣时服,系玉束带,于上风望之。”如果谁发现了鹅,就高高举起旗帜,联络员骑着马到处通报消息。鹅受惊腾飞后,侍从们敲起扁鼓,摇动旗帜。此时,专门饲养海东青的侍官拜见皇帝,将海东青呈上,皇帝放飞海东青。猎鹰海东青直上天空,擒住鹅并与其搏斗。待鹅坠地,距离最近的侍从立刻上前,拿起刺鹅锥将鹅杀死,取鹅脑给海东青吃。这个侍从按惯例会得到赏赐。通常,猎得的第一只鹅被称为“头鹅”。头鹅宴上,群臣各献酒果,互致贺语,舞乐皆起,纵酒高歌。
辽墓壁画“鹰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