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水土宜陶

2018年07月11日13:53  来源:中国国家人文地理
 

矿藏与高岭土

清代景德镇人蓝浦在《景德镇陶录》中说:“ (景德镇)水土宜陶,陈以来土人多业此。”景德镇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这是古代景德镇瓷业高起点、快速崛起和稳步发展的重要基础。

景德镇蕴藏着丰富的矿藏,其中瓷石和高岭土的矿藏量最丰富,它们分布在高岭、瑶里、三宝蓬、银坑坞、寿溪坞、大洲、柳家湾、浮南等处,共有169处之多,出露矿点分布近100平方千米。景德镇的南河流域和东河流域是瓷石矿大面积出露的地方。宋代以前,地表瓷石矿体是经过充分风化的白色粉状体,钾、钠含量低,含铁量甚微,质地优。在南方所有的窑场中,景德镇是最早使用单一瓷石烧造出精美的青白瓷的。五代时,景德镇瓷器的白度已达70%。宋代,清秀淡雅的青白瓷在南北众多名窑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受到权贵们的热烈追捧。

景德镇的高岭土,举世瞩目。明末清初人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说:“一名高梁山,出粳米土,其性坚硬;一名开化山,出糯米土,其性粢软。两土相合,瓷器即成。”景德镇高岭山中的制瓷黏土约含35%的三氧化二铝,其烧结温度在1700℃之上,把其掺进瓷石制瓷,可起到骨料作用,能提高瓷器烧结的温度,减少变形,提高瓷化度,同时扩大了制瓷原料的选用范围。元代,高岭土的发现和“二元配方”的广泛使用,大大提高了瓷器的物理性能,使烧制更大、更薄、更复杂的瓷器成为可能。高岭土用于瓷器制造,给中国以及后来世界的制瓷技术带来伟大的变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721年,法国传教士殷弘绪在西方最早披露了高岭土用作制瓷原料的秘密,并用“高岭”的拼音创制了法文单词“kaolin”。1869年,德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希霍芬来到中国考察,回国后在其著作《中国》中详细介绍了高岭土。

景德镇还有丰富的森林资源。自古以来,景德镇烧炼瓷器,主要用松柴和杂柴。松木油脂多,火焰长,燃烧时间长,是烧制瓷器的理想燃料。景德镇瓷器之所以品质好、产量高,与其烧制燃料——松柴也密切相关。明代以前,景德镇窑口的燃料多半只需就地取材,这样节省了运费,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与其他窑口的竞争力。

 

高岭村村口

 

挑运高岭土的工人,“莫笑挖山双手粗,工成土器动王都”,陶瓷工人的智慧与辛劳奠定了景德镇的瓷都地位

河流

景德镇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形如筲箕的中低山地丘陵地貌,形成了状如叶脉的发散河流。昌江发源于安徽祁门,从北到南贯穿景德镇境域中部,汇集大小河流50多条,其在景德镇市域内的主要支流有小北港、东河、西河和南河。昌江流经景德镇市区后至鄱阳县姚公渡汇合乐安河,最后注入鄱阳湖。在古代,景德镇有“昌江通衢”之说。

昌江及其支流给景德镇瓷业的发展带来诸多方便,主要作用有三:

其一,提供了瓷石粉碎的特殊加工手段。古代景德镇人充分利用天然水流落差产生的动力,在一些河流上安装水轮车和水碓,用以粉碎瓷石。这些装置以前在浮梁县的瑶里、三宝蓬、湖田、兰田、东流、寿溪坞等地均可见到。据资料统计,景德镇曾有水轮车600余部,共有水碓4700余支,最盛时超过6000支。水碓粉碎瓷石的历史已近2000年,它把最沉重的工作交由水力机械承担,是古代先进技术的代表,给瓷土生产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虽然20世纪50年代瓷石粉碎工作被雷蒙机取代,但由于水碓粉碎的瓷土性能好、成本低,时至今日仍有少量水碓在作业,成为景德镇依然在使用的工业文物。东河流域是各种瓷土矿的主要产地,其上游山势陡峭,森林茂密,涧泉溪流密布,水流落差大,水力资源被充分运用于瓷土生产。

其二,确保了瓷业泥釉的用水。丰富清澈的水源不但保证了瓷石粉碎加工等所需用水,而且确保了瓷土在淘洗塑形过程中不含杂质,为制造出精美绝伦的瓷器奠定了基础。

其三,提供了水上运输。河流构成一个通达各乡村的极为便利的水上运输网络,上游的瓷土、窑柴、木炭可顺流而下,直抵景德镇。在瓷器运输方面,由于陆路运瓷容易破损,景德镇瓷器主要靠水路运输。景德镇的运瓷船只可顺昌江而下,经鄱阳湖,入长江,通达全国各地。在海上丝路贸易中,景德镇瓷器外运一般是用小木帆船由昌江运到鄱阳县城,然后上大船转运,从鄱阳湖入长江,出东海到扬州、宁波、泉州和广州等地,然后转往世界各地,创造了“行于九域,施及外洋”的辉煌。

优质的高岭土、瓷石矿资源,丰富洁净的水源,再加上景德镇地区丰富的松木燃料资源,共同构成了一个瓷业生产所需的天然资源供给系统。景德镇制瓷业从绕南、湖田、湘湖向水运便利的昌江边聚集,也说明了水运条件对古代制瓷业的重要性,道出了景德镇瓷业兴盛背后的地理因素。

 

清代人绘制的“瓷器制造”绘画,图上汇出了水轮车和水碓粉碎瓷石的场景、

 

清代人绘制的“瓷器制造”绘画,图上绘出了匠人取河水淘洗泥釉的场景

 

清代人绘制的“瓷器制造”绘画,图上绘出了水运瓷土的场景

(责编:刘江南(实习生)、张葳、张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