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千年不息的窑火孕育出灿烂的陶瓷文化,景德镇以其悠久的制瓷历史、完备的瓷业体系、精湛的制瓷技艺、美轮美奂的陶瓷产品享誉世界。
早在商代中期,景德镇就有烧制陶器的活动,今乐平高岸岭、浮梁燕窝里和天子畈等遗址就有烧制陶器的遗存。南朝陈至德元年(583年)就有制陶础以进贡的记录,隋朝大业年间制狮象大兽以进贡,唐朝景德镇的陶瓷器就以“假玉器”之名称誉关中,自此景德镇瓷器名扬天下。
五代时期,景德镇制瓷业进一步扩大,以湘湖兰田窑为起点,几乎覆盖景德镇全境。其中,景德镇的五代白釉瓷是学界公认的我国南方地区最早的白瓷,景德镇的五代青白瓷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青白瓷之一。这两大创新陶瓷品种的出现,彻底打破了唐代“南青北白”的瓷业格局。
宋代景德镇的瓷窑产品多为生活日用品,最多见的是饮食具、酒具。瓷器的品种以青白瓷为主,独具一格,享有盛誉。青白瓷胎质洁白细腻,胎薄坚致,釉色介于青、白二色之间,青中闪白,白中泛青,釉质清澈似湖水,莹润如玉,习称“影青”。这一时期,景德镇青白瓷灵活多变地采用了刻、划、印、捏、雕、镂空及褐彩等装饰手法,打破了唐、五代之前以素面陶瓷为主的瓷业格局,凸显了陶瓷制品的艺术性。北宋早中期烧窑采用垫饼装烧法,器皿的圈足内多有褐红色圆饼或圆圈痕迹。北宋后期,吸取了北方的覆烧工艺,出现“芒口器”。
瓷业的兴旺,引起了朝廷的关注。设立景德镇之初,宋朝就在此设监镇官,以京官出任。监镇官除管理镇内社会治安,还兼管全镇的商税及窑税。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年),朝廷又在景德镇派监务官负责征收窑税在内的所有赋税。
元代,朝廷在景德镇设置“浮梁磁局”,专门管理官窑瓷务,烧制宫廷用瓷。这是景德镇设立官窑的开始。这一时期,景德镇制瓷业出现了几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
首先,景德镇发现了高岭土,开始采用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制造瓷器。利用这种配方,瓷器的烧成温度相应提高,变形率也大大降低,这是景德镇瓷业高度发达的标志之一,为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中心奠定了基础。
其次,景德镇在发展白瓷的基础上,烧制了一种釉层较厚、呈色更白的卵白釉。之后,进一步创烧出了青花,从而开辟了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后经明清两代的不断改进,青花瓷成为具有我国民族风格、在世界影响很大的绝代佳瓷。釉里红几乎与元青花同时出现,它以氧化铜为着色剂,在白底瓷器上烧出红花。
随后,元代又烧制出了青花与釉里红相结合的青花釉里红,显示出综合装饰之美。卵白釉、青花和釉里红的烧造,使景德镇在14世纪以后,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瓷器生产的中心。
明代,景德镇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明洪武二年(1369年),朝廷在景德镇设立御器厂,派驻督陶官,专烧宫廷在祭祀、日用陈设、宫中饮食、储藏及对内对外赏赐中用到的大量瓷器,把中国的制瓷工艺推向新高峰。与此同时,民窑制瓷业也得到很大发展,虽不及御瓷精美,但产量巨大。当时著名的民窑有崔国懋的“崔公窑”、周丹泉的“周窑”及昊十九的“壶公窑”。至嘉靖年间,景德镇出现了“官搭民烧、官民竞市”的繁荣局面。
清朝前期,随着国内外对景德镇瓷器需求量的激增,康雍乾时期的景德镇瓷业进入历史高峰。康熙年间的青花、五彩、三彩、郎窑红、豇豆红、珐琅彩等品种,风格别开生面;雍正年间的粉彩、斗彩、青花和高低温颜色釉等,粉润柔和,朴素清逸;乾隆年间的制瓷工艺,精妙绝伦。青花玲珑瓷、象生瓷雕以及仿古铜、竹木、漆器等特种工艺瓷,惟妙惟肖。瓷业兴,百业兴。乾隆时御窑厂督陶官唐英在《陶冶图说》中记载:“景德镇袤延仅十余里,山环水绕,僻处一隅,以陶来四方商贩,民窑二三百区,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万,藉此食者甚众。”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此后的近30多年里,国家危亡,社会动荡,洋货不断倾销国内,景德镇制瓷业遭到重创。但是,景德镇瓷业工匠在困境中求发展,继续捍卫着瓷都的地位。 “新平冶陶,始于汉世”,景德镇的窑火延烧千年,其炼就的不只是器物,还是文化;其积淀的不只是技艺,还有故事。景德镇千年的窑火讲述的不只是景德镇的故事,也是中国的故事。
老窑工和窑炉,景德镇的窑火在一代代窑工的守候中延续千年
1. 民国刘雨岑花鸟瓶
2.清乾隆粉彩镂空套瓶
3. 元青花梅瓶
4. 民国王大凡粉彩人物瓶
5. 清乾隆粉彩百鹿尊
6. 明嘉靖五彩鱼藻纹盖罐
7. 民国王步作品
8. 明青花釉里红云龙纹梅瓶
历史上,景德镇在不同时期烧造出的瓷器各具特色,瓷器器形、装饰手法与图案风格各有千秋,这些不同的特点也就成为后人判断景德镇瓷器年代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