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油田的发现

2018年07月11日11:01  来源:中国国家人文地理
 

1958年3月,根据邓小平石油勘探重点东移的指示精神,松辽盆地正式成为战略东移的主战场之一。

松辽盆地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是由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环绕形成的沉积盆地,面积约26万平方千米,跨越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20世纪上半叶,美国和日本的地质工作者都曾在这一带进行过石油调查和勘探,但没有发现石油,“中国贫油论”的观点也随之盛行,这致使一段时间内我国石油工业处于自我怀疑中。

 

1958年2月,邓小平听取石油工业部汇报,指出包括东北在内的石油勘探战略方向

20世纪50年代初,在地质力学和陆相生油理论的激励下,燃料工业部(1954年9月置,1955年7月撤销,分别设立煤炭工业部、电力工业部和石油工业部)石油管理总局及所属的东北石油管理局,多次派人到东北地区进行油苗调查,发现和证实了沥青和油页岩等大量矿苗。

 

我国陆上主要油气盆地分布示意图

在一系列基础工作相继完成后,1957年7月,一支由7人组成的地质综合研究队奔赴松辽盆地,证实:松辽盆地是一个石油地质条件优越的盆地,有良好的含油前景,特别是白垩纪松花江系地层生油和储油的条件良好。这不仅为大庆油田的发现埋下伏笔,也为当时新中国处于困境中的石油事业带来了一丝曙光。

 

石油勘探工作者不畏艰辛,在松辽盆地开展地质勘查

根据先前所获得的重力勘探资料,1958年7月,松辽石油勘探局的钻井队首先在盆地的东北斜坡地区钻探了第一口基准井——松基一井,井深1879米。此次钻探钻穿了白垩纪地层,到达盆地基底的古老岩层上,但一无所获。同年8月,钻井队又在盆地东南部的隆起区,即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的登娄库构造打了松基二井,遇到了一套致密的下白垩系地层,结果也很不理想。

1958年9月,经石油工业部和地质部的技术人员论证,决定将松基三井井位定在肇州县大同镇高台子(位于今大庆市大同区高台子镇)隆起上。

1959年4月11日,松基三井正式开钻。8月29日,松基三井固井作业完成。9月6日,松基三井开始试油。9月26日,松基三井喷出具有工业价值的油流,这标志着大庆油田的发现。

10月12日,黑龙江省委召开常委会议,会议通过了黑龙江省委《关于大力开发石油资源,发展石油工业的决议》。决议指出:省委要加强领导,各部门必须全力配合,以便更快地把黑龙江建设成为一个新的石油工业基地,同时紧密围绕总体规划,积极建设部分中小炼油厂和一批简易炼油厂及相关所需配套工厂。

11月8日,黑龙江省委在肇州县大同镇召开油田勘探成果庆祝大会,省委第一书记欧阳钦发表讲话。由于松基三井的喷油正值新中国成立10周年大庆的前夕,为此,欧阳钦提议将松基三井所在的肇州县大同镇改为大庆镇,该提议得到与会人员的一致赞同。大庆油田的发现是当年向“国庆”的巨大献礼。

 

1959年中国石油自给率情况

 

1959 年 9 月 26 日,松基三井喷出工业油流,标志着大庆油田的发现

大庆油田的发现,标志着我国石油工业进入自给自足的新时代,是我国石油工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至此,一场持续了几十年的关于我国是否“贫油”的论战终于结束。党和国家领导人所提出的以天然油为重点的论述和将石油工业战略重点东移的构想,终于在实践中显示出正确性和科学性。

 

1982年7月,大庆油田发现过程中的地球科学工作被授予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责编:刘江南(实习生)、张葳、张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