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丨剑州英杰赵炳然

2019年03月20日15:16  来源:中国国家人文地理
 

  赵炳然,一生戎马倥偬,南征北战,为官清廉,体恤民情,平定云南边境叛乱,协助副总兵戚继光剿灭侵犯闽浙沿海的倭寇,挥师漠北抵御外侮,为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立下了大功。

  赵炳然,字子晦,号剑门。明武宗正德二年(1507年)生于剑州南面的石磐山下(剑阁县田家乡石磐村赵家湾)。

  赵炳然少年聪颖,14岁进秀才,25岁中举人,29岁赐进士,被委派到江西新喻县(今新余市渝水区)任知县。任职期间,他勤政爱民,体恤民苦。他减徭役赋税,抑制豪强势力,缉拿逃亡凶犯,多建功绩,后被“荐为异等”。

  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赵炳然出任贵州道监察御史,因母病故离职回籍守丧。孝期满,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起任河南道监察御史。他为官清勤练达,很有政绩。

  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赵炳然出任江西道监察御史。时云南元江因远土司府土舍那鉴勾结安南武文渊叛乱,明军征讨不利。赵炳然奉旨绥边,廉访军民,了解原因,平息了长达三年的叛乱。因种种功劳见殊于世,人们都尊他为国之功臣。云南永昌卫著名文学家杨慎曾作赋《赠赵剑门侍御炳然》一首:穷海炎荒想震霆,倚天长剑试新硎。乾坤剩有埋轮地,烟雾难迷执法星。泾渭两行分白简,枭鸾六合判青冥。九苞一响律千仞,憔悴犹能泽畔听。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倭寇屡次猖狂进犯福建。赵炳然针对福建防务上的弊端,奏请朝廷注重“团练土著(办民团),使人各为用,家自为守,急则兵,缓则农,然后聚散两有所归”。驻军招募补充兵员,也必须先招募本地人员,而后才是邻近地区。这样才能消灭“民变为兵,兵变为盗”的祸根,达到安内攘外的目的。赵炳然为解决当时兵不能统调统用的不利局面,主张“划地分辖,各兼水陆军务”。他还奏请添驻嘉兴兵宪,海盐参将,画地为守,加强海防。因赵炳然的正确主张,戚继光在闽破贼,倭寇残部又窜入浙江,纠集兵力反扑,并重整部队复犯石坪。赵炳然见此危急,便亲自指挥将士英勇迎击敌人,一鼓作气,乘胜全歼来犯之敌,保证了大明海防的太平。

  隆庆元年(1567年),赵炳然胃病加重,几次上奏乞休,四月被批准回剑州养病。十一月,为州人修城撰写《剑州重修州城记》。隆庆三年(1569年)六月二十三日,赵炳然病逝,终年62岁。

  赵炳然遗著有《历官奏议》,是研究明代历史的重要史料。

兵部尚书赵炳然的神道碑

赵炳然墓碑

(责编:贾蔚雯、张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