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丨中国红军城与红军文化园

2019年03月20日15:35  来源:中国国家人文地理
 

中国红军城

       中国红军城,是我国现存面积最大、遗址点最多、保存最完好的革命遗址群,著名社会活动家、女红军王定国题词“中国红军城”。红军城虽然只有“地处山八面,城居水中央”的1.5平方千米的面积,却是川陕革命根据地后期的政治中心,是红四方面军长征的始发地。

       红军城由3条主要街道和2条小巷构成,现存红四方面军机关旧址40多处,有县内保存完好的310多条石刻标语、5处特色街巷、1处兵工厂、1处造币厂、1处红军牌坊、2处历史纪念建筑、5处烈士墓群、2处红四方面军陈列馆、26处川陕苏区领导机关驻地旧址,孕育了旺苍县厚重的红色文化底蕴。

       在旺苍县,红四方面军组建了2800多人的少共国际师,是人民军队历史上最早最大建制的红色童子团;组建了2000余人的妇女独立师,是人民军队历史上最早最大规模的妇女武装;组建了260人的水兵连,是人民军队历史上最早最大的水兵建制;组建了新剧团,后来成为总政歌舞团与海政歌舞团的发源地。在撤离旺苍前,红四方面军又组建了300多人的巴山游击队在苏区坚持斗争,这支队伍一直坚持战斗到1940年春,由于叛徒出卖被敌军重重包围,游击队战士全部壮烈牺牲。

       旺苍作为川陕苏区后期的政治中心,徐向前、李先念、许世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运筹帷幄、挥师作战,留下了大量的红色革命遗址遗迹。当时仅有10万人口的旺苍县,有1.2万多名儿女踊跃参加红军,新中国成立后据调查,有3916人壮烈牺牲载入“英名”史册。

       1992年,红军城被旺苍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吴阶平1995年瞻仰红军城后激动地说:“这是一部凝固的历史!战争年代,老区人民为革命流血牺牲,现在又尽力保护好红军城,一走到这里,仿佛又回到那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年代,党和人民感谢你们!”

       红军城被原汁原味地保存下来,并呈现出继往开来、发扬光大的良好态势。这不仅仅是一座红军城的传承,更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传承。

红军文化园

       广元着力于红色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增强爱党、爱军、爱国情感。

       红四方面军非常重视宣传工作,中共川陕省委鲜明地提出“各项工作,宣传要打先锋”。 1933年11月,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召开苏维埃主席联席会议,要求“各级苏维埃要组织宣传队,对上级来的宣传品要切实散发出去,并向群众解释,马上进行在各石头上刻标语,召集各乡的群众大会”。红四方面军总部和各军专门组织了制作石刻标语的錾字队,群众称为“錾花队”,由书写工整的干部、战士、群众和技术好的石匠组成。石刻标语以通俗生动、乡土气息浓厚的语言,广泛宣传拥护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拥护苏维埃,打土豪分田地,打倒帝国主义,民族团结政策等方面的内容,起到了发动人民和瓦解敌人的作用。

       据调查,广元市现存苏区时期石刻标语共2000余条,主要内容有“拥护马克思列宁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工农红军”“拥护中华苏维埃政府”“拥护中央红军北上抗日”“反帝抗日打倒军阀国民党”“打倒土豪地主实行土地革命”“工农专政”等。这些石刻标语主要分布在旺苍县、剑阁县、昭化区等地,有些已被列为保护文物。

       20世纪70年代,广元县文化文物部门对境内遗存的红军石刻标语在普查的基础上搜集了便于搬动的红军石刻标语石碑,集中建立了“红军标语碑林”。红军标语碑林坐落于利州区皇泽寺内,碑林集中了广元市有代表性的红军石刻标语,共陈列石刻碑43通,标语65条。

       每一块石碑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无言的石碑是革命先烈用鲜血写成的壮丽诗章。红军标语碑林于1978年对外开放,1980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徐向前元帅题写了“红军石刻标语碑林”的匾额。

       2003年9月,中共广元市委、广元市人民政府投资1080万元,在城区大南山腰征地3.7公顷,兴建“红军文化园”,把“红军石刻标语碑林” 迁入红军文化园陈列。当时的中央军委副主席张万年为红军文化园题写“广元红军文化园”园名,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为红军文化园题词“丰碑永在,精神长存”。红军文化园被授予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川省国防教育基地、广元市廉政教育基地、广元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旺苍县中国红军城一角

红军标语碑

红军文化园主题浮雕

(责编:贾蔚雯、张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