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丨闽中革命摇篮红旗飘扬

2019年03月20日16:28  来源:中国国家人文地理
 

  1926年2月,在莆田市荔城区镇海街道仓后路7号的哲理钟楼内,莆籍共产党员陈国柱组织建立了中共莆田党团混合支部。这是闽中第一个党组织,也是福建省最早建立的三个中共地方组织之一,成为莆田乃至整个闽中地区的革命火种。从此,哲理钟楼内传出了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不懈奋斗的革命钟声,并响彻闽中大地。

  1934年4月,中共福州中心市委遭国民党宪兵破坏。由于叛徒出卖,莆仙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从此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同年9月,莆田党团负责干部召开联席会议,重建中共莆田中心县委,整编游击队,并决定到国民党统治势力较薄弱的常太开辟新的活动区域。

  1935年5月,莆田、福清两个中心县委取得联系,联合成立中共闽中特委,王于洁任特委书记,统一领导福清、长乐、莆田、仙游、永泰等闽中各县的斗争,福清和莆田两支游击队统一整编为闽中工农游击队第一支队和第二支队,结束了两个中心县委各自为战的局面,壮大了武装力量,扩大了游击区域,使北起乌龙江畔的峡南,南至惠安县北部的长约150千米的今福厦公路干线两侧地区成为闽中红军游击队驰骋的战场。在闽中特委统一领导下,莆田、福清两支游击队以各自的根据地为依托,在敌后开展机动灵活的游击活动,打土豪、攻民团、杀恶霸,互相配合,彼此呼应,打击了国民党反动势力,有效地钳制和消耗了敌人的有生力量,扩大了闽中工农游击队的影响。

  游击队频频主动出击,使敌人大为震惊,他们多次调动兵力对根据地进行“清剿”。闽中党组织在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又没有红军部队参战的情况下,依靠群众,坚持开展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先后开辟了以常太镇上外坑、漈川、金竹坑等村为中心的莆仙边根据地,以罗汉里自然村为中心的福永边根据地和以山溪、宁里、旗插安等村为中心的莆永边根据地,游击区域从莆田、福清扩大到仙游、永泰、闽侯、惠安等县。

  随着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1936年底,闽中特委根据时局的变化和中共南临委的指示精神,决定实行战略调整,停止对国民党的军事行动。但由于叛徒告密,1937年2月,闽中特委5位主要领导人王于洁、黄孝敏、余长钺、潘涛、陈炳奎被捕并被杀害。唯一幸存的特委委员刘突军组织召开干部紧急会议,决定成立中共闽中工委,接替特委领导。

  中共闽中工委为了顾全大局、合作抗日,忍辱负重,主动敦促国民党地方当局停止内战、共同御敌,并把闽中工农游击队改编为中华人民抗日救国义勇军第7路军第1纵队,任命吴德标为司令员,刘突军兼任政委,雷光熙、王铁成为副司令员,杨采衡为参谋长,为奔赴前线抗日做准备。1937年8月,在闽中的国共两党代表经过多轮谈判,最终达成合作抗日协议。至此,闽中党组织和红军游击队结束了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成功创建了闽中游击区,使之成为南方8省15块游击区之一而载入史册。

  1938年4月下旬,闽中游击队160多名指战员告别父老乡亲,从福州洪山桥出发,踏上北上抗日的征程。5月中旬,抵达皖南太平县(今黄山区)新四军军部,被编为军部特务营第2连,一批老党员和班、排长被分配到第1、第2支队和江南指挥部等部队任职。从此,闽中抗日将士在祖国大江南北浴血奋战,打击日本侵略者,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去争取民族的独立,谱写了不朽的抗日篇章。

  闽中红军游击队北上抗日后,中共闽中地方组织转而开展抗日救亡运动。1937年12月,在涵江的霞徐新宫成立时事研究会,并创办抗日刊物《时论》,宣传全民族抗日救国的主张。莆仙各界人士以各种不同形式,开展抗日救亡活动,支援前线抗战,谱写了一曲曲激动人心的时代乐章,体现了兴化儿女与全国人民同仇敌忾、团结御侮的爱国精神。

  随着人民解放战争形势的迅速发展,1949年2月,经闽浙赣省委批准,在莆田大洋成立闽浙赣人民游击纵队闽中支队司令部,隶属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至7月,闽中支队司令部所辖的游击武装力量经整编,有正规编制6000人,编外武装力量2万人,斗争区域北起闽清、福州,南至同安、厦门近20个市县,为配合人民解放军南下解放闽中准备了条件。

  1949年8月21日和25日,莆田、仙游相继解放,莆田历史翻开新的一页。

闽中第一个中共支部旧址——哲理钟楼

位于涵江区大洋乡的闽浙赣人民游击纵队闽中支队司令部旧址

(责编:贾蔚雯、张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