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丨文献名邦

2019年03月20日16:30  来源:中国国家人文地理
 

  莆田的文化历史,自南朝梁陈时期至今,历1500多年。与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原文化相比,莆田文化的起步,至少要落后2000多年。然而,就在这方落后贫穷却又充满神奇色彩的土地上,自唐朝中叶以来,文坛人才辈出,被誉为“文献名邦,海滨邹鲁”。

重教兴学

  士人谈及莆田文化时说:“莆之衣冠文物,实自郑氏兄弟开先之也。”又说:“莆邑之称为‘文献名邦’,实肇于陈代之郑露。”据明《兴化府志》记载:郑露祖籍河南荥阳,先辈过江入闽。其远祖郑昭曾途经莆田,“爱其风土”,将祖墓迁到莆田南山。南朝梁陈时期(502—589年),莆田郡人不知儒学,郑露、郑庄、郑淑三兄弟从永泰迁徙而来,在凤凰山麓、南湖之畔、祖墓之侧建起莆田历史上第一家书堂——湖山书堂,读书授徒,首开莆阳文风。南宋理学家朱熹由此褒奖郑露“倡学功高泽且宏”。明代史学家黄仲昭也在《举人、进士题名碑》中评价说:“郡人业儒自露始。”郑氏三兄弟“开莆来学”,为莆田带来了浓厚的重教兴学风气,从而奠定了莆田文化繁荣发达的坚实基础。

  宋代是莆田重教兴学蔚然成风的时期。自北宋咸平初年,莆田就形成了相当完善的官办学校、民间书堂、家塾义庄“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成为当时全国为数不多的重要教育中心之一,从而营造出莆田“文献名邦”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进士之乡

  莆田自南朝梁陈时期郑氏开莆来学以来,文教昌明,“科名之盛,甲于闽中”。据唐、宋、元、明、清各朝代相关数据显示,中国有“十大进士之乡”,兴化名列第八,历代进士总数2482人。此外,按县域进士总数计,全国各地进士达千名以上的“进士县”只有18个,其中兴化府所辖的莆田县考取的进士达1800多人,居全国之最,是名副其实的“中国进士第一县”。莆田地区(历史上的兴化)具有“比屋业儒、尚学仕进”的传统,共涌现出状元21人,榜眼7人,探花5人,登宰辅者17人,可谓占尽天下科举风流。更为奇特的是,莆田先民不但创造了中国科举史的奇迹,还留下许许多多至今广为流传的科甲、仕官佳话。

著述丰富

  莆田人才辈出,涌现出如黄滔、徐寅、蔡襄、郑樵、林光朝、刘克庄、黄仲昭、郑纪、柯维骐、林兆恩等一大批在福建乃至全国甚至世界上有影响的作家。尤为可观的是,莆仙人著书立说,呈现出与众不同的强劲势头:唐末25部,宋朝高达2632部,元朝虽有些下降(为60部),但到明朝又升至944部,至清朝也仍有470部之多。单就清朝乾隆时修撰的《四库全书》,莆仙人的著作就有43部831卷被收入其中,还有37部345卷被当作存目收录。在如此众多的作品中,有不少是皇皇巨著和传世佳作,其中北宋蔡襄所著的《茶录》《荔枝谱》等农学名著,已被翻译为英、法文流传国外;南宋郑樵著述的《通志》200卷,是莆田自古以来影响最为深远的一部百科全书式巨著,与杜佑的《通典》、马端临的《文献通考》合称为“三通”,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南宋著名文学家刘克庄所著的《后村先生大全集》,也是一部具有广泛影响的文学巨著。

人才荟萃

  莆田先贤不仅立言,立德于后世者也不乏其人。唐末五代著名诗人徐寅以“臣宁无官,赋不可改”的凛然气节在文坛传为美谈;南宋状元陈文龙是一个高唱“未闻烈士树降旗”坚持抗元到底的英雄,林则徐称赞他与文天祥“隆名并峙”;明代御史林润,弹劾王公、宰相党羽,不畏权贵,大义凛然;明礼部尚书林尧俞好学束修,雅负物望,魏忠贤矫诏命他题匾,他大书“畏天堂”三字,屡忤魏忠贤等;明末兵部尚书、右副都御史林兰友一日三次上疏弹劾同乡同窗同僚,轰动朝野,人称“铁面御史”;明末清初的南京礼部尚书朱继祚坚持抗清,至死不屈,以身殉职,留下悲壮的一页,可与史可法相提并论;清末御史江春霖,对腐败当局嫉恶如仇,强烈抨击奸臣权贵,声震朝野。这些仁人志士用他们的高风亮节为莆田“文献名邦”营造出一道绚丽的道德风景线。

宋代莆田主要书堂、书院分布示意图

莆田市历代名人分布示意图

(责编:贾蔚雯、张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