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门关被称作“两川咽喉,蜀北屏障”,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在众多战事中,三国蜀汉大将军姜维和魏征西将军钟会在此的对垒,可算最典型的战例。前后长达3个月的对抗,蜀军据险而守,魏军久攻无果的事实,强有力地证明了剑门关的存亡与蜀土安危的密切关系。
姜维据险守关
姜维,字伯约,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县)人,自幼博览群书,爱习孙武之学,长大之后好武艺。后为魏中郎将,就参天水郡军事。蜀汉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取天水时,智收姜维,十分喜爱并重用,赞之曰:“千兵易得,一将难求。今得伯约,得一凤也。”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死后,姜维为右监军辅汉将军,封平襄侯。蜀汉延熙十九年(256年)春,姜维迁为大将军。
姜维继承诸葛武侯遗志,欲竭尽全力恢复中原,重兴汉室。但因后主刘禅昏庸,朝政腐败,国力衰微,姜维虽九伐中原,却未能成功,因此朝廷议论姜维“累年攻战,功绩不立”,宦官黄皓等弄权于内,企图废掉姜维官职。姜维仍效武侯之事,于景耀五年(262年)前往陇西沓中(今甘肃文县附近)屯田,以图安身保国之计。
景耀六年(263年),魏伐蜀,钟会、邓艾领大军十多万直取汉中。姜维提沓中六七万兵拒敌,为邓艾所摧,汉中失守。姜维欲迂回力保阳平关,但他见魏军来势凶猛,并三路合围,遂改变策略,与左将军张翼、右将军廖化合兵一处,约3万人由景谷道出白水关,经汉寿(今广元昭化区)退守剑门关,汇同剑门守将董厥2万兵扼险据守,力保剑门雄关之安危。
姜维将其中帐建于剑门关隘口东侧的高梁之上。此梁与隘口西侧的金城山对峙而挟剑门关峡谷,三面悬崖峭壁,如刀劈剑削般的砾岩直插云霄。大剑溪、后关门峡谷小溪从东西两侧山脚穿出,深谷千丈,阴风冷气冲天。把此山完全与东山石壁截开,形成独立而险峻的奇峰。此山唯有南侧有小道可通剑门镇。站于山顶,不仅可以观察东西山峰上的一草一木,而且可清楚地窥视小剑山及15千米阁道上的任何动静,监视北来之敌。为了万无一失,姜维不仅在大小隘口派重兵设防,而且在大剑山主峰皆设礌石、滚木,以防来犯之敌突袭。
姜维在此坚守蜀门,矢志不移地保卫国家安全。但邓艾之军已入都邑成都,并迫使后主刘禅不战而降。《三国志》记叙了这段历史:蜀后主刘禅投降邓艾后,即遣太仆蒋显到剑阁,敕命姜维归降。维大惊失语。帐下众将听之,一齐怒怨,咬牙怒目,须发倒竖,拔刀砍石,号哭之声闻数十里。姜维与众将计议,即于剑阁遍竖降旗,引张翼、董厥、廖化降于钟会,以期暗中取事,复兴汉室。事败被杀。
不管怎样,姜维始终没有放弃对剑门关的扼守,对魏军的抵抗。虽然邓艾偷渡阴平道侥幸取胜,但钟会之师终因被姜维阻于关外而无所作为。
筑祠存关
姜维虽然未能将蜀汉恢复,但他坚守剑门、忠于蜀汉的行为深深感动着剑阁百姓。为了纪念他的业绩,百姓在剑门关内为他修建了“姜维墓”(衣冠冢)、姜公祠。
姜维墓坐落在剑门关口东侧,墓系一土冢,曾竖有石碑,上刻“汉大将军姜维之墓”,早年还有一副“志在中原费尽平生胆智,神栖剑阁永昭千代英灵”的楹联刻于墓前。后此墓新修,置于新姜公祠之后。
姜公祠位于剑门关口东侧山坡钵盂石旁,又名“平襄侯祠”,老百姓称“姜维庙”。古庙于20世纪60年代拆毁,其祠门上有两副楹联:“雄关高阁壮英风,捧出丹心,披开大胆;剩水残山落余日,虚怀远志,空寄当归。”“以道事君怀远志;不遑将母忆当归。”这两副楹联的“远志”以及“当归”都是赞颂姜维对蜀汉无限忠诚的品格的。
千年英雄相抗,争夺社稷江山,浴血奋战疆场。而今硝烟散尽,只留得山川依旧,古道沧桑。但英雄的悲壮情怀,却书写着不朽的历史篇章。
魏国征西大将军钟会驻军遗址——七里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