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丨金牛古道上的广元

2019年03月20日16:47  来源:中国国家人文地理
 

       绵绵青山,涓涓潜溪,孕育了广元这片神奇的土地,滋润了这方川北的灵山秀水。从中子山走向广元坝,从潜溪河到嘉陵江,经过7000年的沉淀和酝酿,我们的祖先谱写了古蜀文明的宣言,展开了广元光辉历史的开卷篇……

剑门关古栈道,古之大小剑山三十里阁道

古蜀第一“都”

       在距今约300万年前,广元还深藏在巴山之怀,只有潜溪细水潺潺如涓流淌在此。直到岷山山脉东段再度发生强烈构造运动,西汉水从容改道,一路向东南倾泻千里,蜿蜒奔腾而进入巴山之域后,嘉陵江洪水似利剑巨斧,很快砍断了横亘在秦蜀之间的高山峻岭,劈出了一道道峡谷深渊,并将秦岭、巴山、米仓山的大量泥沙带入沟谷,逐渐堆积而成了沙丘河滩。百万年的冲刷,百万年的沉积,不仅让潜溪宽阔成江,而且在江岸成就了大量的良田、沃土、农舍、商铺。为广元的诞生和成长,创造了无比丰厚的地理资源和无比优越的自然环境。

       从7000年前先民渔猎窝棚的初始,到成为县、州、府、省治地的葭萌县、汉寿县、晋寿县、晋寿郡、益昌县、兴安县、西益州、利州、广元路、广元府、广元县……经历了若干王朝的兴衰成败,若干山川峻岭的移位变迁,这块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荒凉苍茫之地,终于以“广配乾坤,元归宗主”的博大雅号“广元”而呼之。

       广元雄居古蜀之北陲,虽远离京城,却居于中国西部的咽喉地带,管控着天府之国的北大门,古代各朝各代皆对它施以厚爱,付以重托。因此,它成为古代蜀国与秦国对弈的大都,是情理之中的必然。

古道第一“门”

       著称于世的金牛古道,在广元境内有200多千米。其间山重水复,沟壑纵横,蜿蜒崎岖,最为奇险。在山水沟壑间所造的栈道、阁道不仅是建筑奇迹,而且是世界道路交通形式中一种创造性的典范。在广元境内的金牛道,有各种不同的特殊造法,最典型的当数剑门关大、小剑山之间的“飞梁阁道”,朝天区清风峡、明月峡中的“凌云栈道”。这两处一为大峡谷,一为大绝壁,如果不采用特别的方式,用打孔、架梁、立柱、铺板的工程做法,在悬崖上造就一条通道,要越过如此天险只是一种幻想而已。但广元的先民却冒着生命危险,用血汗将此变成现实,在峭壁上架起这条人间“天路”,登天之“玄梯”。也就是这些奇路险道,一直承担着中原与巴蜀间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交流重任。正如古人所说:这条道路在历史上起了极为重要的连接秦陇与巴蜀通道的作用。

金牛古道遗存

       栈阁道不仅是一条路,而且是一种绝妙的艺术长廊。它的每条横梁、每个栈孔,甚至每块栈板、每段护栏,无一不展示了广元先民高超而精美的建筑工艺。唐代大文豪王勃,站在广元千佛崖栈道上这样赞颂道:“丹壑争流,青峰杂起,凌涛鼓怒以伏注,天壁嵯峨而横立,亦宇宙之绝观也。”这种胜景与李白所言“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感叹如出一腑。处身栈道,已入云端,俯瞰江涛,如临天河。

剑门关“飞梁阁道”

古江第一“渡”

       数千年来,不仅金牛古道一直是中原大地和巴蜀商贸物流的主要通道,马帮、车船、商贾络绎不绝。而且嘉陵江水道,也是非常重要的商贸航线,曾几何时,江上也是百舸争流,船帆鼓动。早在西周时期,巴蜀与中原大地便以嘉陵江为依托,进行物资交流,互通有无。当时北起陈仓,南至广元,上通关中平原,下达巴蜀天府之都,形成了一条固定的商贸往来通道。这条通道也被后来的考古发掘所证明。到秦统一六国,金牛古道通达后,嘉陵江航运虽无之前的“朝闻船工号子声,暮见风帆映白云”的繁荣景象,但仍然是“晨见舟船列官渡,夜观斗星满嘉陵”。

       在抗日战争时期,广元的水运发挥着重要作用。在1940年抗战的紧要关头,国家招商部门和民生公司合组水陆联运线,把重要的军需物资集中起来,再从重庆沿嘉陵江运至陕西阳平关,转陆路送到北方各战区。每月上下运输量多达10万吨。为前线的抗日将士们送去了粮食、盐巴、衣服、鞋袜……为抗战做出了巨大贡献。广元的嘉陵江不仅向外输送粮食、煤炭、丝绸等,而且还大量外销广元瓷窑铺的黑釉瓷器,为广元的经济繁荣增添了新的力量。

       古江之渡千年不停,为秦蜀之间、蜀陇之间的物流和商贸繁荣谱写了不朽的篇章。

       金牛古道上的广元,是连接蜀、秦、陇交通命脉最重要的节点,是金牛古道上创造奇迹最多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蜀、秦、陇三省交界的经济文化重镇。它山川秀丽多姿,古代文化积淀丰硕厚重,它就是一部蜀秦交通史诗中的神话之城,是巴蜀人民与自然抗争、战天斗地创造奇迹的英雄之都。

“石柜阁”遗址

(责编:贾蔚雯、张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