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丨诸葛亮开剑门阁道

2019年03月20日17:02  来源:中国国家人文地理
 

       秦蜀之道虽于春秋战国时已通,但因当时各种条件所限,这条初开之路在铺筑时并未特别讲究。应该只是顺山势、河谷的自然环境,稍加修整而已。这条道真正成为可通行旅的官府之道,要到蜀汉诸葛亮相蜀之后,最典型的事件就是扩展古金牛道,立剑门关的同时铺剑阁道。

剑门雄峰壁立千仞

开古道先河

       剑阁道在《三国志》和《华阳国志》中都有明确记载。诸葛亮相蜀,在剑门关架设飞梁阁道,并立门设尉守之。“凿石架空为飞梁阁道,以通行旅”说的就是此道也。

       剑阁道所处的地理位置非常险峻,通常说“小剑西去大剑三十里,连山绝险,飞阁通衢,故谓之‘剑阁’也”。剑阁道从剑阁老县城开始经清江河到利州区宝轮镇,沿白龙江而上到利州区三堆镇白水关,再顺山脊而走,过甘肃,到阳平关与金牛道汇合。这条道汉晋时一直使用,诸葛亮北进中原也用此道。到北周时,杨坚以“剑阁天险素为好乱者所据”为由,乃下令更开平道,毁剑阁之路,立铭垂戒。其道改由益昌西龙湾出发,经栈阁越山而过,至官店垭,下渡泥溪,上白卫岭,抵高庙铺,经志公寺而入剑门关。直到唐文宗开成四年(839年),刘禹锡、石文颖修治秦蜀驿道后,行者才多行金牛道而很少再从清江而走剑阁道了。

       这条阁道引起过不少考察者的怀疑,甚至只承认后来修筑的由志公寺越大剑溪,上七里坡钟会故垒,再登高庙铺的那条金牛道。但前人的记叙让我们确信了剑阁道沿剑溪而出的走向。

       清道光年间,据昭化县令李元在《蜀水经》中记载,大剑溪峡谷石崖上还存有栈道石孔,可见剑阁道是沿大剑溪架设的。最初的剑阁道只是指剑门关一段的道路,后因诸葛亮在蜀汉建兴年间率兵北伐,对金牛道的栈阁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故后来的史学家们也将金牛道称之为“剑阁道”。

剑阁道

赏古道奇观

       诸葛亮开创剑阁道建设之先河,那么他首创的剑阁道到底是什么模样呢?《史记·高祖本纪》注:“栈道,阁道也,险绝之处,傍凿山岩,而施板梁为阁。”诸葛亮《与兄谨书》云:“其阁梁一头入山腹。其一头立柱于水中,设以横木,凿崖孔而入之,竖木立于水中或崖间以撑之。如是并列,施板于横木之上,如桥阁然。”诸葛亮虽做了详细的描述,但并不能让读者完全明白。现在虽然在大、小剑山之间的大剑溪沿岸再也找不到当年的痕迹,但古代先贤给我们留下的丹青画卷,却让我们能够目睹当年剑阁道的恢宏和壮观。

       明代大画家仇英所绘制的《剑阁图》,非常清楚地描绘出了剑阁道当时的景象。剑阁道不仅是沿剑溪陡峭的山崖而造,而且多次跨越大剑溪、顺山势盘旋曲回而上,从深谷递次登临剑门关隘口。阁道凌空于绝壁,栈桥横卧于溪水,真是一派惊心动魄的景象。在图中,我们还清楚地看到悬崖栈道的飞梁都较长,每根横梁都在栈板之外露出一段,在露出的部分竖立木柱,并贯以横木用以固定栈板,在栈道的横梁下有支撑飞梁的配件。

明代仇英的《剑阁图》

       栈桥则用密集的树干并列竖立于剑溪河中用石块垒砌成的石墩或石梁上,将竖木放置在露出水面的基石之上,以防止水长期浸泡而腐烂。在并列竖木上边接近桥面的地方,以横木或斜木将众立柱固定下来,从而形成排架式桥柱,然后在柱顶搭木梁、铺木板,将板、梁及排柱连接成整体,这样既可稳定立柱,又固定了栈板,使整个栈桥不摇晃、不倾斜。为了行人及车马的安全,桥面两侧还设围栏。就在这段盘旋而上,几乎处于云间的栈道上,有众多的人和马在通行,从他们的表情可闻其赞叹之声,从他们行动自如的体态可知其安全。这样的场景描绘,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坚固而精巧的凌云栈道,而且清楚地展示了此道的功能和作用。

       还有明代大画家谢时臣的《蜀道难》,也有描绘剑门关的栈道。此图上可见的栈道仍为两种:一是绝壁上的栈阁道,二是栅栏式栈桥。在平缓的山谷里,还可见山崖沟壑间人工开凿的石栈、石级。栈桥仍是竖排立柱架于剑溪中,做法与上图基本一致。但飞梁阁道的飞梁下所用的辅助支撑物更加密集,并且还可见两层的结构。从险峻的石崖、深谷以及矗立于飞云白雾中的剑门关楼,可看出古时的剑门关口一带,不仅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而且可体会到“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的危崖气势。李白“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的描述,也正是对剑门关地理地貌的写真之词。

明代谢时臣的《蜀道难》

       路经剑门的诗人千千万,他们无不留下对剑门的赞美之词。在这些诗词歌赋中,有皇帝的感慨,有官宦的称道,有豪杰的自勉,他们各自从不同角度描写了剑门的山川奇秀、古道险要。这些饱含着剑门山水灵气的诗词,塑造着剑门山水魂魄的歌赋,都是从写作者血液里流淌出来的神韵,作品不仅给我们传递了剑阁、剑门关、剑阁道的奇绝,也传递了中华民族不朽的创造精神。

(责编:贾蔚雯、张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