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民间舞蹈的起源,大致与音乐同步,可追溯到唐代“百戏”。据今珍藏于广化寺的《景德传灯录》记载:唐咸通二年(861年),福州名僧宗一禅师南游莆田,“县排百戏迎接”。这是福建见于文字记载的最早的百戏活动。由此可知,唐代莆田的百戏活动已经盛行。唐代百戏是一种“俳优歌舞杂耍”的歌舞表演,其中包括“鱼龙之戏”。莆田民间的歌舞百戏,又吸收了“吴歌”“楚谣”及杂剧表演艺术,逐渐形成兴化舞蹈。
黄石沟边九鲤灯舞
荔城区黄石镇沟边村的九鲤灯舞,俗称“弄九鲤”或“九鲤灯舞”。古时,沟边村地属水南,水网密布,“河鲤可上田觅食”。在明中叶,沟边村的九鲤灯舞已非常兴盛。每逢龙年元宵佳节,都要表演“九鲤灯舞”,以祈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此后,经代代传承,形成植根于民间、活跃于沟边、发展于沟边的稀有舞种。2008年6月,莆田“九鲤灯舞”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九鲤灯舞”以舞弄九种鱼灯而得名。所谓“九鲤”,并非都是鲤鱼,而是九种不同的水族,包括龙(蛟)、鳌、鳜、鲈、鲡、鲤、鲫、花鱼、金鱼等。“九鲤灯舞”根据这九种水族的特定外形,扎制成九种不同的鱼灯。每种鱼灯中间装上木把,灯内点上羊油蜡烛。舞者着古装,脚穿草鞋,双足踝共系4只小铜铃(足动铃响),手持鱼灯,另有5人手持5支火把,4人肩扛“龙门”1座待后,随着打击乐的节奏,按规定的套路起舞。
“九鲤灯舞”的舞技动作,按现存的舞蹈形式,是“九鲤”在双龙珠的诱引下,分为嬉游、觅珠、围珠、抢珠、跳龙门五个程式。其阵法为追尾圈游、索状穿花、对称交叉穿插、沿五星式火把点作插花形穿梭、由低向高处的预设“龙门”飞跳。其身法和步法为“端腰曲膝半马步、定臂摇肘足尖行”“耳听鼓点移阵式、眼观六路八卦游”。“九鲤灯舞”的全套舞蹈动作都是在锣钹鼓打击乐的引领下完成。开始时,音乐节奏缓慢,舞者双手不停地摆动鱼灯。在斜坡广场中,做随波逐流的动作。随着音乐节奏的加速,舞队开始变换程序和阵法,时而穿梭游弋,时而跳跃涌动。其动作明快、粗犷,只有最后一只金鱼的动作表现迟缓、呆笨,缓进快退,因抢不到“龙珠”而横冲直撞,逗人发笑。舞间杂以禾火鞭炮,情趣无穷、场面热闹。“九鲤灯舞”以“九鲤”跳过“龙门”作为终场,以此表示结束人间的灾难或功德完满,上“天庭”进入“极乐世界”。
仙游大济九莲灯舞
“九莲灯舞”始于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由仙游县大济镇的林兆恩先生嫡传弟子卢文辉、陈衷瑜创立。到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聚英书院余玉卿等人在书院里学林兆恩先生的经典,学心法、学科仪、做科事,配以舞蹈“九莲灯”吸引人们来学文学道,“九莲灯舞”因而兴起。2009年5月,“聚英书院‘九莲灯’”被列入《福建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九莲灯舞”具有独特的传统民间舞蹈风格,生龙活虎、生动有趣、节拍紧凑,并有鼓、锣、钹和吹笙伴奏。音乐声韵悠扬婉柔、悦耳动听,富有感染力,体现了农民取得丰收之后载歌载舞的欢乐心情。
“九莲灯舞”主要用10多张桌子摆成一个八卦符号,中间放一只方桌。10多人手提莲花灯,内点蜡烛,边跑边跳。手中莲花灯不断转动,烛火不会熄灭。舞者飞快地在饭桌间穿梭,井井有条,正转三圈反转三圈,时间延续一小时左右。他们配合紧密,体现了集体协作精神。后台有鼓、锣、钹和两支吹笙伴奏。“九莲灯舞”的曲词一共九品,主要是宣扬“忠、孝、廉、节”,“二十四孝”内容是其中一部分,如“虞舜大孝感动天”“汉文帝仁德临天下”等。
麟山宫皂隶舞
“皂隶舞”,俗称“乡人傩”,是由西汉时期的“傩舞”演变而来,是古代驱邪除妖的一种民间舞蹈,也是古代官员出巡时用于鸣锣开道、耀武扬威的仪式。在莆仙戏传统剧目演出中,也保留着这种舞蹈的简单样式。
“麟山宫皂隶舞”是在每年一度的元宵出游和游灯中迎神接驾的仪仗和娱神娱人的民间舞蹈,始于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至今已有170多年历史,主要活动在仙游县枫亭镇北部区域,涉及麟山宫38个自然村。2009年5月,“麟山宫皂隶舞”被列入《福建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麟山宫皂隶舞”由“请牌”“开道”“收牌”三部分组成。开场时,旗牌官立于表演区,四个皂隶和“八班”分列两侧,呈八字队形。当旗牌官挥动令旗,高喊“开路”时,“请牌”开始。首先,皂隶离开队列,走到杨太师神轿前,把烛牌请出。在大锣、唢呐的伴奏下,把烛牌放在地上,亮出烛牌的正面“进香”二字,然后跳回原位。接着,旗牌官挥动令旗,高喊“威乎乎”,众人齐声呼应。这时红面皂隶重复黑面皂隶的动作,独舞向前,把烛牌转换方位,亮出“参谒”二字。至此,“请牌”完毕。当旗牌官再次挥动令旗,高喊“威乎乎”时,进行“开道”。众皂隶齐声呼应,并舞起皂隶摆,按队列左右舞动,开道向前,直至烛牌前才转身小跑返回原地。最后,旗牌官又高喊“威乎乎”,传令“收牌”,这时绿面皂隶独舞向前将烛牌收回原处,舞蹈至此结束。每当出游和游灯经过各自然村的宫宇以及驻骅入宫时,皂隶都反复表演三个部分的舞蹈动作。
“麟山宫皂隶舞”的动作十分简练,基本动作有“盘腿跳”“左右跳步”“左右望”“左右摆”等。横向流动的线条比较多,具有节奏鲜明、动作刚烈、古朴粗犷、造型优美的特点。“开道”时的群舞,动作威武整齐,加上“威乎乎”的呐喊声、喇叭声、大锣的敲击声,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威赫气势,令人敬畏。
“麟山宫皂隶舞”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对于发掘和研究古典舞蹈具有重要价值。
摆棕轿
摆棕轿是莆田一种古老的汉族民俗活动。人们围在燃烧的篝火(火堆)前,表演者抬着用棕料做成的“轿子”,按“抬轿的走步”和“摆轿的跳步”的规则,随着时紧时缓的锣鼓声,一次又一次地高举轿子又落下,一圈又一圈地快跑疾跳,围观的人群也随着节奏呐喊助兴。活动寄托了汉族劳动人民驱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莆田各地几乎都有棕轿表演习俗。各地棕轿的样式和材质有很大不同,重量也差别很大。尽管形式差异大,但每座棕轿顶部都会绑上棕叶,贴上象征不同姓氏、不同村落的神符。各村的棕轿都会放上一尊本村供奉的菩萨,由小伙子抬着,随队伍绕境巡游,每到一户人家就要进行棕轿表演。各地棕轿舞亦各有不同:有跳有摆,有走有跑,有绞有转,有的摆着棕轿不停绕埕,有的沿街巷快速奔跑,有的把棕轿绞在一起绕火堆连续转圈,还有的抬棕轿跳过熊熊烈火。在呐喊助威声中,抬轿的年轻人在宫埕前围着一堆堆旺火轮番跳跃,你追我赶互不服输。
莆田棕轿表演规模最大的要数城厢区南门社区。正月十五下午2点,南门境内的6个社的棕轿队从寿光义社出发,开始绕境表演。南门棕轿摆法与众不同,由两个青壮年抬着棕轿,在跑动中不停转动棕轿。一路上,42架棕轿轮番跳过一堆堆旺火,每到一个社就要敬神表演。绕完6个社,队伍回到寿光义社大埕,点燃代表6个社的6堆干草。6支棕轿队同时上场,围着代表自己社的火堆表演,看谁摆得快、转得猛。在四周锣鼓声和观众呐喊助威声中,小伙子们使出浑身气力不停地跑啊、转啊。火小了立刻添草,人累了马上替换,就是不能让棕轿停下来。在这一波高过一波的摆棕轿竞赛中谁也不服输,直到100担干草烧完,也应了“新年火旺旺”的愿望。
女子文艺队表演“九鲤灯舞”
仙游县大济镇坑北村聚英书院“九莲灯舞”
“麟山宫皂隶舞”表演
城厢区南门社区的摆棕轿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