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竹技艺很早就已传入莆田。唐代,莆田儒学兴起,“百戏”来莆,文化祥光渐渐升腾于壶山兰水之上空。“百戏”是演奏、歌舞、杂技等音响和表演艺术的总称。晚唐时期,莆田境内的百戏已具有相当的规模。到了宋代,莆仙文化发达,人才荟萃,为官者众,且多善音律、喜歌舞。这批文人士大夫多置家乐,休闲雅趣便是音律歌舞。据说,宰相蔡京经常为宫廷谱曲,也常在家中设筵席,奏家音,宴客自娱。其弟蔡攸“作燕乐三十四册”。北宋庆历名臣蔡襄的“庭布美音飞独乐,会当炎暑自多风”,南宋理学家林光朝《登越王台》中的“闲陪小队出山椒,为有吴歌杂楚谣”,都描述了当时莆田十音演奏活动的情景。
由于权臣文士的喜爱和带动,莆仙民间音乐长盛不衰、种类繁多,主要有“十音八乐”。十音,古称“十番”,有“太古遗音”“闽中雅乐”之誉。据史料记载,莆仙十音“集盛唐古曲之精英,留霓裳羽衣之遗响,采宫廷教坊之荟萃,取山村田野之歌调”,其中尤以“惠洋十音”最具特色。
黄石惠洋十音
荔城区的黄石镇是莆田十音(番)的发祥地,其源可上溯自唐明皇的宫廷教坊音乐,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莆仙及惠安、福清、平潭等邻县信众皆前往黄石镇礼拜请香。最多时有170多个十音班在渔船上演奏,且各十音班要轮番在两宫殿表演,登台比赛,优胜者可多得红包。“惠洋十音独占北辰宫首席”之事,至今广为流传,代代传承。清末至今,惠上、惠下村处处有十音队。
惠洋十音至今仍保留着古老的传统器乐和曲牌。由十人组成一个乐队,其中一人敲云锣,两人吹横笛,五人拉胡(四胡、伬胡、老胡),一人弹单线三弦,一人奏单弦八角琴。特别是四胡、伬胡和单弦八角琴,是很有特色的乐器,板面均为木质结构,造型奇特,布局合理,音形并茂。演奏时,弓法齐整,音色甜美,韵律明快,气氛热烈,既有江南丝竹之音的艺术风格,又有北方粗犷的音乐特征。
惠洋十音的演奏形式分行奏与坐奏两种。坐奏的形式不拘,常见的是八字形排列;行奏的队形为每两个人为一行。如为晚间行奏,由两位儿童提灯前行引路。其姿态也很讲究,弓法要统一,步伐要整齐,每步必须踩上节拍。
惠洋十音的演奏风格主要是节奏明快,热烈欢腾。乐器的演奏特点是:曲笛强吐音和滑音抹奏;拉弦对轻快热烈的曲调突出短弓和分弓奏法,对徐缓的旋律运用“三、五、七”节奏为基础,行变出多种节奏型,风格独特。20世纪20年代之后,以著名乐师高毜仔为代表的演奏者,致力于乐曲的加花润色,并运用变奏、转调等手法,使旋律更加华丽流畅。如《北台妆》的各乐段采取了连续向下五度调转调手法,转了七个调门,并在演奏上强调抑扬顿挫,停声待拍;在速度上作了精心安排,疾、徐、散、整,对比鲜明,动静相兼,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堪称我国古典音乐中的一枝奇葩。2008年6月,“黄石惠洋十音”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涵江文十番
“文十番”为莆田市涵江区独有的民间古老曲种,主要流行于涵江及周边地区。它既不同于现在流行的“十音”,又有别于传统的莆仙戏曲音乐,在莆田音乐中独树一帜。由于其曲调幽静缓慢,与“十音”的欢快热烈形成了鲜明对比,给听众“文绉绉”的感觉,所以称之为“文十番”。
文献中记载“文十番”乐器在公元1103年即已流传至福建。从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姚旅(莆田涵江人)所撰的《露书》对“文十番”中的主奏乐器“蓁”(轧筝)的文字介绍,可确定“文十番”至迟在明代中期已经盛行涵江境内。
“文十番”演奏所用的乐器有堘(轧筝)、碗胡(走马胡)、四弦胡、伬胡、老胡、南琵琶、苏笛(箫)、八角琴、三弦、月盒胡、丹皮鼓、檀板、云锣等。主奏乐器“堘”(轧筝),又称“文琴”“枕头琴”,民间俗称“蓁”,古亦称“筑”,乃唐代遗存的拉弦乐器,被誉为“民间乐器活化石”,其他乐器也别具一格。
涵江“文十番”曲牌曲调节奏徐缓、旋律委婉、词少腔多,风格古朴优雅,仍然保持唐宋长歌的原汁原味。《露书》载:“古有长歌短歌,犹今之大曲小曲也。小曲音响甚捷;大曲如抗如坠,非一刻不能度一字,盖引其声使长,故曰长歌。”“文十番”现存曲牌44首,十分珍贵,其叼花伴唱形式尤为特别。
“文十番”历史积淀和文化价值深厚,它在涵江的遗存见证了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生命力。2014年11月,“文十番”以“莆仙十音八乐”名称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
古店八乐
八乐,亦称“八音”。古代称金、古、丝、竹、匏、土、革、木为八乐。
八乐起源很早,在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就有骨哨、陶哨、陶埙等乐器。商代有编罄、编铙、鼓和埙等,可合奏动听的音乐,奠定了十二律的基础。西晋时,琴师阮咸“妙解音律、善弹琵琶”。他吸收秦汉以来乐器的精华,经过不断改进,发展为阮琴,形似今之月琴,世称“阮咸”,简称“阮”。唐开元二年(714年)正月,唐玄宗设教坊于禁苑之中,又选乐工数百人,调习俗乐,时称“梨园”。唐广明年间,阮鹏任协律郎时,一方面继承先祖阮咸的传世音律,另一方面吸收皇宫内“梨园”的曲艺精华,改造成“八乐”形制。阮鹏避乱归隐后,居于仙游金沙村,随之将八乐演奏艺术传到香田里(今仙游县郊尾镇)。仙游县郊尾镇古店村物产丰富,人文荟萃,具有地方特色的八乐演奏艺术,向来称誉八闽。
古店八乐班一般由8~10人组成,所用的乐器有四胡、老胡、三弦、八角琴、笛子、云锣等。演奏的主要曲牌有《驻云飞》《大且喜》《风和子》《风入松》等。民间逢迎神赛会、婚丧庆典,都请八乐班去演奏,大大丰富了民间文化生活。
仙游度尾鼓吹乐
除了“十音八乐”外,莆仙音乐还有度尾鼓吹乐、梆鼓咚、庄边山歌等。
度尾鼓吹乐是中国音乐历史上较为古老的乐种之一,源于北宋,本为北狄军乐,传入中原后,与大曲相结合,成为黄门鼓乐,经历代不断入闽的中原移民,把中原音乐文化与当地民间音乐相融而形成。2005年10月,“仙游度尾鼓吹乐”被公布为《福建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
鼓吹乐可分“大鼓吹”“小鼓吹”“大棚吹”“三教吹”四大类,其曲牌有《将军令》《状元游》等221首曲目。其中“大鼓吹”14首,“小鼓吹”46首(即《七枝谱》7首,《四门》4首,《惜相思》7首,其他28首),“大棚吹”11首,“三教吹”150首。度尾鼓吹乐的简谱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还是以“上、尺、工、还、合、四、乙”的形式记载,后来才逐渐转化为“1、2、3、4、5、6、7”的记音形式。
度尾鼓吹乐乐器分为吹奏类、打击类、拉弹类三大类别,最主要的是大唢呐和鼓。度尾的大唢呐音色和哨子的制作都是独特的,周边地区虽也有,但尺寸有别,吹出的音色大不相同。大唢呐吹奏,要求能熟练掌握换气技巧,如大鼓吹开始至结束,在15~20分钟左右,中途不得暂停吹奏。度尾鼓吹乐以其独特的吹奏技艺及数百年的遗制古乐器,构成了其完整的音乐传统体系。
度尾鼓吹乐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形成几个特征:类别多、品种全、曲牌丰富。“小鼓吹”中的《七枝谱》吹奏风格独特,目前在度尾镇也只有两个班能吹奏,全国稀有。在演奏时以唢呐为主,以鼓指挥,因而构成唢呐主奏、锣鼓振节的导乐性特征。
梆鼓咚
梆鼓咚,俗称“板鼓”“咚鼓唱”“板鼓唱”“咚鼓”“鼓咚”“咚鼓咚”“乞丐诗”“乞丐书”“乞丐歌”“乞食诗”等,仙游则多称“筒鼓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被称为“俚歌”,是一种流行于莆仙地区的说唱曲艺。据史载,梆鼓咚源于宋代南戏,早年为流浪艺人(尤指盲人)的谋生工具。它在当代被搬上舞台,演唱形式由传统的单人演唱发展为对唱、群唱、坐唱、表演唱,还有小型乐队伴奏。
梆鼓咚形式简单活泼,伴奏乐器轻便,演出场地灵活,便于传播。其作为莆仙地区独特的曲艺,采用莆仙方言演唱,容易引起当地百姓的共鸣,成为维系乡愁的精神纽带。
黄石惠洋十音(坐奏)
文十番演奏所用的基本乐器
古店八乐演奏
仙游度尾鼓吹乐表演场景
梆鼓咚表演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