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这块厚重的土地,造就出一代代文人墨客、能工巧匠,而这些杰出人物,又创造了弥足珍贵的艺术瑰宝。工艺美术,是莆田古老文化的瑰宝。
唐代,莆田民间就开始把雕刻艺术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盘、碗、尊、瓶、壶、炉、罐、盂、盒等器皿上。同时,在民间建筑上也有所体现:人们在盖房子、建庙宇时雕梁画栋,塑佛像、凿石狮,在门、柱、檐、梁等房屋构件上以及床等家具上题诗刻字、雕龙画凤 ;在修建桥梁时,在桥面、扶栏上携刻花卉和动物的形状。建于宋朝的东岩寺,其塔座浮雕中的37只石狮子,就是雕刻艺术的经典之作。元朝莆田雕刻艺人俞良甫翻刻的佛经和文学作品,甚至流传到了日本,至今仍被视为珍品。
在1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莆田工艺美术为闽中经济、文化、习俗、艺术所熏陶,形成了图案秀丽、刻工精细的独特风格,成为莆仙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莆田工艺美术又与服饰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装饰文化、绘画艺术相结合,应用于人们的生活必需品和高档陈设上。
莆田木雕
木雕是莆田古老文化的瑰宝,其历史之长、名匠之多、流传之广、艺术体系之完整都是空前的。
莆田木雕始于唐宋,盛于明清,现代更趋繁荣辉煌,具有独特的风格。它图案秀丽、刀法活泼、刻工精细,并形成了“精微透雕”的特点。
匠人们的不懈坚持与创新,使得莆田木雕工艺历经千年沧桑依旧幽静典雅并愈发熠熠生辉。莆田木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全国最大的木雕工艺品、礼品,木雕佛像佛具,木雕古典家具和古建装饰的主产地之一。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莆田木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其艺术之路将在古老与现代、传承与发展中向远方延伸。
古典工艺家具
莆仙的工艺家具以木材为主要板料,经过设计、选材、锯木、开料、打坯、雕花(包括拉花、锣花)、修光、打磨、油漆等工序制作而成。
20世纪80年代后,仙游县率先对莆田明清古典家具的样式和风格特点进行研究和创新,制作的床、桌、椅、案几、橱柜、围屏、壁挂等,工艺精良,屡屡在中国、东南亚和亚非拉工艺美术大展中获奖,产品畅销全国及世界各地。2005年起,由仙游县政府牵头,每年在北京、上海、大连、广州等城市举办古典工艺家具展,打造“仙作”古典家具品牌,使古典工艺家具成为当地的一大支柱产业。仙游先后荣膺“中国古典工艺家具之都”“中国仙作红木家具产业基地”“中国古典家具收藏文化名城”等称号。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11月,“仙游古典家具制作技艺”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至2016年底,莆田已成为我国最大的木雕生产基地和红木古典家具主产地之一,莆田“仙作”古典家具与“广作”“京作”“苏作”并称“四大家”。莆田红木家具产值占全国古典家具的70%,是我国红木家具市场主要的风向标和晴雨表。
金银饰品
莆田的金银饰品与珠宝玉器加工制作历史悠久,能工巧匠众多,是传统特色产业。莆仙民间把古老的金银精细加工工艺通称为“细金工艺”,其成品是以黄金、白金、白银等为原材料,经造型、纹样设计、工艺加工制作而形成的首饰及装饰品。
根据不同用途,金银饰品可以分为装饰品、实用品和艺术欣赏品。装饰品,以女饰品和童饰品为主,如女性用的发夹、金锁、脚圈、手圈等。实用品,如餐具和各种饮用器具等。艺术欣赏品,有礼品、纪念品摆件等。
金银饰品以礼品消费居多,尤其在民间的订婚、结婚、婴儿出生“十四日”、过“四月”及周岁时都得用上特定的金银首饰产品。以金银加工方法制作的传统名品分为金银錾花品、累丝工艺品、镶嵌品、错金银品和鎏金品等。
改革开放后,莆田为了产业集聚、加快发展,在政府的推动下,建设秀屿区东峤镇上塘珠宝城及荔城区北高莆田国际珠宝首饰产业园等多个园区,形成了种类齐全、时尚新颖、技术领先的多品牌共存的金银珠宝首饰产品体系。
据中国珠宝协会统计,全国黄金行业莆籍经销商超2万家、从业人员超12万人,年销售额近1600亿元,约占全国销售总额的1/3。上塘珠宝城2015年交易额40多亿元,成为继深圳、义乌之后的全国第三大银饰市场,且被阿里巴巴评为“淘宝村”。全市先后获得“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中国银饰之都”“中国银饰城”“中国黄金珠宝首饰之乡”4个国家级区域品牌;拥有国家专利产品55项,涌现出40多个知名企业品牌群体。
石雕
莆田石雕以圆雕、浮雕、透雕著称。其历史可上溯到唐宋时期。莆田广化寺、三清殿、龟山寺、囊山寺、上生寺、崇圣院、招福院、三会寺等,都有精美石雕图案保存至今。到了明代,石牌坊上的人物形象、车马动态、花卉形状、云龙浮雕等,雕工精致、形象逼真,如仙游县城的东门石坊,坊通高16米,宽8米,历时30年竣工,是举世闻名的石雕艺术精品。
莆田石雕主要有青石雕、寿山石雕、翡翠石雕、金田黄石雕、七彩仙石雕等品种,产品出口日本、韩国、美国和欧洲各国。莆田石雕企业主要分布在荔城区、涵江区、秀屿区,大多以中下游产品深加工为主。石雕业在荔城区黄石镇已有上百年历史。近年来,黄石的石雕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有的再现古代造型,展现传统风格,但在造型和纹样上有了新的变化;有的把古雅、沉着、浑厚与繁富、华丽结合起来,经过匠心构思、推敲、琢磨,创造出新的石雕艺术形象。莆田建有两个石雕专业园区:上塘珠宝城玉石雕区以寿山石雕创作为主,仙游石艺城以仙游七彩石为主。秀屿区东峤镇的石雕工匠,还依托福州鼓山,开设寿山石雕一条街,从事石雕工艺,饮誉八闽。
铜雕
早在商代至西周时期,莆田先民就开始生产与使用青铜器。莆田各地保留着大量的宋代佛像、神像,如始建于宋代的湄洲妈祖祖庙、广化寺、梅峰寺采用传统失蜡法铸铜佛像等,其使用的恒晟金属铸塑造像技艺,在传统造像领域可谓一枝独秀。
莆田传统金属铜雕工艺自成流派,体现了高超的民间传统金属铸造和传统鎏金技术。其造型多成威严粗犷、端庄沉稳之态,表现出坚实浑厚、富丽辉煌的质感。
2011年12月,“铜雕技艺(莆田)”被列入《福建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莆田铜雕技艺包括传统铜金属铸造、传统敲铜、传统铜鎏金、传统铜扣金等技艺。
传统铜金属铸造,是采用紫铜、黄铜、青铜(铜锌、铜铅、铜锡等不同成分的合金)为原料,在不同熔炉内,将铜原料熔解,在各种“模”或“范”上倒入熔化的铜液,通过人工震动,使铜液均匀流遍所有细小的角落,再进行修整、打磨、髹漆等,铸造出各种规格的铜制佛像、神像及其他各种类型、各种尺寸的工艺品和把玩品。
传统敲铜,是以铜片为基本原料,采用加热和人工锤敲的方法,制成各种铜乐器、艺术品和实用品。
传统铜鎏金,是将真金溶解在水银里,用特制的刷子将这种混合液刷在铜坯上晾干(或用炭火烘干)后用玛瑙轧光。
传统铜扣金,是在铜制品的表面扣压上真金,使作品金灿美观。
目前,莆田铜雕生产企业超过20家,从业人员超过600人,年产值超过2亿元,产品遍布全国并销往东南亚、欧美等地区。
玉雕
莆田虽不产玉,但玉器加工历史可追溯到清末。20世纪后期,莆田艺人遵循传统工艺,把雕刻艺术应用于玉石加工,精心制作,创作出构思巧妙、匠心独具的玉器产品,一些优秀作品被评为“天工奖”。20世纪90年代中期,莆田艺人纷纷前往广东四会发展,使这一产业不断扩大,形成四会玉器“莆田一条街”。
华昌“错金银”传统技艺,以其独特工艺闻名于世。“错金银”是把金银丝(片)嵌入玉石的一种技艺,最早出现在商周的青铜器上,已有3000多年历史。清朝末年,八国联军入侵紫禁城,致使此技艺流落民间,华昌珠宝创始人张阿罕习得此艺,历经张氏五代人100多年的传承,2014年11月,“错金银”被国务院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成为继“花丝镶嵌”“金银细工制作技艺”“扬州玉雕”“银饰锻制技艺”之后,珠宝行业又一项“非遗”项目技艺。
竹雕
莆田竹雕有多种表现形式,包括留青竹刻、通常的竹刻等。
“留青竹刻”是利用薄似纸张的不同层次、颜色的竹皮表面,融雕刻书画、诗文、印章、造型于一体的工艺。因竹皮为黄色,竹肌为红色,年久月长,犹如初熟之樱桃、抛光之琥珀。因其格调清雅、技法精湛,常为文人雅士所藏玩,在我国工业美术界享有盛誉。
清乾隆中期,刘氏入闽第36代裔孙刘材成(1759—1835年)崇尚民间艺术,积极创办竹木雕刻坊,尽情演绎竹子深雕、浅浮雕、镂空及留青等技艺。经100多年七代人的接力传承与发展,刘氏竹刻的留青艺术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留青竹刻的作品收藏得越久,留青的竹皮、竹筠、竹底之间的颜色越协调鲜明,竹底经过自然氧化的时间越长颜色越红,表面视觉效果愈佳,具有较高的艺术、收藏价值。2014年11月,“莆田留青竹刻”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莆田竹雕的另一表现形式是通常的竹刻。其历史悠久、工艺独特,主要集中在仙游民间,以“王氏竹雕”为代表,有仿古、精细、圆雕的特点。主要传承人王新明,将濒临失传的莆仙“精微透雕”绝技运用于各种竹根茎雕作上,采用独家秘方进行防霉、防蛀、防腐等技术处理,又施以特殊的仿古涂饰,达到“仿古胜古”的艺术效果。著名古玩鉴赏及收藏家王世襄老先生在90岁高龄时,撰文向海内外收藏界推介王新明,称王为“近三百年来不可多见的竹刻家”,并亲笔题赠“仙游竹木人家”和“镂居”两条幅。目前,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和收藏家已收藏他的作品超过5000件。
泥塑
泥塑是其他雕塑品种的母体,无论用何种材料制作大型塑像,都要用泥塑作为底样(也叫作“小稿”)。
莆田神像泥塑起源于汉武帝时期。南朝陈永定二年(558年),随着金仙庵(后改名为金仙寺、广化寺)的修建,泥塑菩萨的技艺传入莆田黄石。经宋、元、明时期的发展,黄石的泥塑菩萨技艺名声大噪,莆田及周边地区的寺庙、道观、祠堂,凡需造像者,无不以“黄石工”为首选。
莆田泥塑作品的形体、神态十分生动逼真,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至今在莆田各地保存下来的大量的宋代佛像、神祇塑像,如黄石的谷城宫、浦口宫、重兴寺的塑像群,无不佐证其技艺之高超。其泥塑作品线条舒适柔和且遒劲稳健,造型结构匀称且生动别致。2014年2月,莆田被中国文化促进会授予“中华佛教艺术品之都”称号。
油画
莆田市与深圳市、厦门市并称为“全球三大油画产业基地”,是亚洲油画生产和出口的重要基地之一。莆田市油画产业从20世纪80年代初发展至今,已初步形成了油画创作及油画颜料、油画布、油画框生产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莆田市积极搭建油画产业园区,推进产业集聚发展,打造了集创作、生活、展示、拍卖、销售等为一体的莆田国际油画艺术产业园和仙游国际油画城。目前,全市拥有画师、画工2万多名,油画及其配套企业30多家,画廊及工作室800多个,油画产量占全国市场份额的30%,产品主要销往欧美、中东和东南亚。
国画
在莆田古代画家中,尤以李在、吴彬、曾鲸、宋钰扬名于世,并称“明代莆田四大画家”。其中,李在笔下的山水画显现出中国画的绝佳境地,能使人从中领略其高超的艺术造诣,其人物画“八面生动,为世所重”;曾鲸的肖像画独树一帜,其点睛添毫,俨然如生,人物性格特征十分鲜明。
近代,莆仙艺坛又涌现出国画大师李霞、李耕。李霞的人物画笔法神逸,老练奔放,既继承了中国画的传统技法,又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1914年,其名作《十八罗汉渡江图》被选送参加巴拿马世界博览会,获优等奖章;1923年所绘的《函谷跨牛图》在美国纽约赛会上又获优等奖章。李耕吸取唐寅、黄慎诸名家之长,笔法超脱老练,形、神、韵三者兼备,独树一帜,在国内外久负盛名。他的《弥勒佛》曾在1926年华东五省画展中获第一名。徐悲鸿评赞:“有奇拙者,首推李耕君,挥毫恣肆,可追踪瘿瓢,其才则中原所无。”
剪纸和纸艺
最早的莆田剪纸出现于唐代。农村和城镇妇女为了传播剪纸文样,将买来的花样或自己的得意作品放在白纸上,用清水喷湿,然后放在油灯上烟熏,等熏黑之后,揭去花样,纸上保留了洁白的纹样,可以照样复剪。
宋代,有自刻自制的“红笺”“福符”。明代,剪纸多为“礼花”“果花”之类,剪切工极细,手法上表现了强烈的红白相间效果或红色吉祥效果,以粗而大的边框衬托细腻的阳刻图案,表达了民间祈福、庆贺、吉祥的主题。民国时期,莆田剪纸《双龙捧寿》被载入《中国工艺美术大辞典》。剪纸名品有《顺风顺水》《一路发财》《二十四孝》《八仙过海》《十二生肖》《百福》《百寿》等。2004年,“百年剪纸世家”、剪纸传承人黄清泉的作品《杨柳观音》《目连尊者》分别获得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暨中国工艺美术优秀作品大赛金奖和银奖。
纸扎艺术
纸扎,又称糊纸、扎纸、彩糊等,融剪纸、绘画、草编、竹扎和裱糊于一体,是一门独特的中国民间艺术。广义的纸扎包括彩门、棂棚、戏台、店铺门面装潢、匾额及扎作人物、纸马、戏文、舞具、风筝、灯彩等项。狭义纸扎主要指祭祀及喜丧习俗活动中所扎制的纸人、纸马、摇钱树、金山银山、牌坊、门楼、宅院、家禽等用来焚烧的纸制品。这里的“纸扎”指与祭祀活动及民间喜丧相关的纸扎。
纸扎艺术是莆田民间工艺的一大特色。彩纸、麦秸、芦苇、竹子等廉价原材料,经艺人之手,成为历史人物、飞禽走兽、桥梁房屋等形态的纸扎艺术品。1969年,林文富的纸扎艺术作品代表福建省进京展览并现场表演。1991年,莆田选送的12件民间纸扎艺术作品参加在菲律宾举办的中国民间美术展览。1994年,莆田剪纸、纸艺作品在全国首届艺术节上展出。1997年,林文富被文化部选派到美国纽约市现场表演民间纸艺。
彩扎花灯也是莆田民间艺术之一。其中有典雅古朴的宫廷式装饰灯,如“珠光叶宝”“银树灯花”“銮驾凉伞”等;有浓郁的传位彩灯,如“鸳鸯戏水”“蜈蚣驱邪”“凤穿牡丹”等;也有近代气息鲜明的“吉祥灯”“卫星灯”。莆田彩扎人物以舞台戏曲人物为主,大的高2米,小的不足0.16米。民间艺人吴玉仁的“吕布与貂蝉”“鸡爪山传奇”和“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是艺术彩扎的名品。仙游榜头镇的吴结连吸收闽南彩扎技艺,制作花灯50年,其中“庆典宫灯”“走马灯”“蝶鸾灯”十分有名。
莆田檀香木雕作品《瑶池集庆》
莆田木雕发展简史
莆田市木雕传统工艺程序
林福星作品——小叶紫檀嵌牙雕云龙宝座
手工刻花
石雕创作
铜雕佛像
华昌“错金银”作品《闻香识玉》
王新明的竹雕作品《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