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明以降,至清末的五六百年间,历史给莆田留下的最宝贵遗产之一,就是古民居。明代的大宗伯第,以三座重叠七间厢正厝为主体,左右加护厝,大大小小120间房子,组成典型的莆田民居——“百廿间大厝”。站在深院中,细心体会,渐渐就会解读出大宅布局的文化内涵,即“天人合一”。
大宗伯第建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是礼部尚书陈经邦府第,按明制一品官府第规格建造。它坐西向东,通面阔29.1米,通进深59.1米,占地面积1724平方米,五进,共120间。此建筑为二进合院式建筑,由外大门、小埕、院埕和大院(前、中、后)三进院落组成;四、五进原为御书楼和花园,已毁。每进院落皆由院、厅、护厝组成,厅面阔五间,进深二间,穿斗式减柱造木构架,悬山顶。该建筑规模较大,是莆田地区研究明代建筑艺术的重要实物。
莆田古民居风格独特,基本格局是以厅堂为主轴,分单体建筑和以天井为中心的单元院落建筑,大体分为三间厢、四目厅和五间厢三种规格。厅堂跨度最大的是荔城东里“洗马埕”黄宅,宽达10.8米而不立平柱;厅堂面积最大的是仙游榜头的陈升大厝,宽7米,深18米。另有一种特殊的“鸳鸯厝”,为横向组合,如仙游县盖尾镇前连村的连氏大厝,横达百余米。连体组合大厝往往有很多天井,据说最多的是仙游县榜头镇的杨氏旧厝,有99个。无论何种规制,莆田古民居体现了中国文化中一个最本质的追求——平衡与和谐。
红砖文化是莆田民居建筑的一大亮点,仙游县度尾镇后埔村的财宅、仙游县盖尾镇前连村的连氏大宅、荔城区黄石镇定庄村吴英府第的“百福墙”都是典型的代表,它们都带着本地土壤所特有的红色。工艺上,融入了石雕技术,具有金石质感和粗犷、大气的古朴之美。
在莆田古民居翘起的檐角、轻灵的木雕斗拱、敷彩的砖雕、带着画痕的粉墙上,还依稀可以找到一些昔日的风雅。
敷彩的砖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