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丨节令习俗

2019年03月21日15:56  来源:中国国家人文地理
 

       莆仙民间的岁时节庆民俗,带有明显的地方特色。相对独立的地理环境,久远沧桑的历史人文,以及大量北方汉族的南迁聚居,这些原因导致中原士人文化与古闽越族习俗在莆田交汇、融合,形成了多彩的节庆民俗文化。莆仙传统习俗中最特别之处,是农历正月初二“探亡日”、初四“做大岁”、初五补过年,以及白额春联、中国历时最长的元宵节等。

春节

       春节俗称“年节”,据说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以祭祀神明、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莆田的春节,与其他地方大不一样。1981年,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来莆田视察时,正好赶上莆田“做大岁”。他高兴地说:“这是我有生以来所见到的最独特的地方传统风俗。”莆田的春节,大致从农历腊月十六的“尾牙”开始,一直到农历二月初二中国传统的“头牙”才结束。从“尾牙”到“头牙”,这大概是全国最长的春节。

做牙

       “做牙”是莆田民间尤其是商家特别重视的月令节俗。除正月外,每个月的初二、十六都要“做牙”。做牙,即“牙祭”,是民间祭拜土地神的日子。一年22个牙期,以头牙、尾牙最受重视。

       腊月十六的“尾牙”,是商家一年活动的尾声,也是百姓春节活动的先声。莆田的春节,往往也在“尾牙”时拉开大幕。这一天,本地的妇女们都会准备各式供品去供奉土地神。一般多见的是猪肉、白粿、油豆腐和水果、糕饼、米酒等,并点上香烛,燃送金纸、贡银,祈求土地保佑。

       而很多商家、企业当天晚上更会大摆“尾牙宴”宴请员工,感谢他们一年的辛劳。因为“尾牙”代表一年终了,欢庆丰收,所以莆田民间也有“尾牙吃欢喜”的说法。

       而二月初二的“头牙”则寓示着新一年工作的开始。这一天,仙游人也称之为“头福”。接福仪式也相当隆重,不仅家家户户上供烧银,商家也要大摆宴席招待员工,这一天受到邀请的员工意味着这一年必然受雇,衣食有着可以安心饮宴,故此有“头牙粘嘴须”的俗谚。

扫巡

       “扫巡”是过年的第一件事。扫巡,也就是“扫尘”“扫除”的意思。“一年一度一清尘,且喜今朝事事新。好把家珍分位置,留将洁净送神明。”在莆田,每年腊月年关时,家家户户都会选择一个天气晴朗的农历双日(初八、十四除外,因莆田有“初八、十四、廿三,神仙做事也难担”的俗谚)进行一次扫巡(尘),阖家以崭新的气象迎接新春佳节。

       扫巡的工具是很有讲究的,一般用芦苇、青蒿或稻草捆成一大把,再贴上一张红纸,将它绑在竹竿上,用于打扫清理灰尘、蜘蛛网等污物。对于莆田人来说,这时的“扫把”已经具备了除晦消灾、去尘驱邪的特殊功用。

       扫巡开始,由家庭主妇带头,全家人都其乐融融地参与到“大扫除”行动中。一般先打扫清理室内外墙壁、屋梁、楼梁、楼板和天花板、门窗上附着的灰尘、蜘蛛网;然后把蒸笼、碗筷等厨具,桌、椅、床等家具,被铺、蚊帐等床上用品都搬到户外,清洗干净,再让太阳暴晒;最后对地板砖进行擦洗,彻底清扫室内垃圾和废物。这一形式,寄托了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祭灶

       所谓“祭灶”,即是送灶君朝天。灶神“受一家香火,保一家康泰,察一家善恶,奏一家功过”,负有家宅的全权监察权。因此人们为了祈福消灾,便会对灶王爷恭恭敬敬,在他上天当日,摆上供品,供他好吃好喝。

       祭灶的日期有“官三民四”的说法,即官宦人家腊月廿三送神,普通民众廿四辞灶,偶有变动。祭灶的用品丰俭随意,大致用菜、肉、果、糖、酒。莆田的地方特色是加上一道糯粿或薏粿,这种用糯米做成的圆子或糕点又甜又黏。但也有特例,沿海是仅用蒸熟的番薯和着面粉一起煎熟的“送年粿”和烫芥菜。这种粿不甜,菜无油,是为了让灶君感受民间穷苦,这样待他上天奏事时,玉帝怜悯可以降下福泽。

       中原祭灶向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做法,莆田无这一禁忌,男女均可祭灶送神。祭灶之后,要将撕下的灶神画像放在贡银、大银、元宝上一同焚化,代表“送神上天”。

廿五日头

       “廿五日头”是莆田岁末重要的黄道吉日。旧俗以为,腊月廿三、廿四灶神上天奏事之后,玉皇大帝会在腊月廿五这天亲自下界,察人间善恶,定来年祸福。人们在这一天会谨言慎行,见面不骂詈、不讨债。旧时官府在这天也不办案、不抓人。渐渐形成莆田人在腊月廿五行善积德、发心施赈的良风美俗。

       城隍,是旧时一座城池的神界长官,主辖境内生民的祸福寿夭、赏善罚恶,有代天巡狩之责。因此,莆田腊月廿五的施赈善举多在城隍庙进行。兴化府城隍庙,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主祀宋末抗元不屈、车裂捐躯的义士陈瓒。这天,城隍庙内外香烟缭绕,人来人往。不断有信众来捐钱捐米,焚香告神,后殿米堆如山。除夕前日,城隍庙会发放米、钱给穷苦之人,以便他们温饱度岁。这一习俗传承至今已有数百年。

       而同一天的涵江鲤江庙,也是热闹非凡。鲤江庙始建于清康熙五年(1666年),缘于“截界”。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为防倭患,在莆田沿海修建莆禧所城,有城防则有城隍,遂生香火。清初为防御郑成功,隔断闽台联系,下令沿海民众迁入内地,称之为“截界”。莆禧民众心怀故土,遂在涵江别建鲤江城隍庙,主祀城隍大神。鲤江庙在腊月廿五当天发赈,前来捐米积德的善心民众和领米度年的穷苦民众来来往往,川流不息。殿里殿外,善心与德行通过寻常的大米、微薄的缘金慢慢发酵成中华民族恤老怜贫的传统风仪。

做红团

       莆田特色小吃“红团”,是本地传统的喜庆节日食品,寓意“团团圆圆,红红火火”,过年时家家必做,用于祭祀,是寓意深刻的乡土佳品。

       红团的皮一般是以糯米粉为原料,制作时先将糯米粉拌上食红,然后加入适量的温水,揉成糯米面团,再从中撮出一小部分,用手捏成薄饼状,就成了“红团皮”。馅有甜咸之分,甜馅多为糯米馅与绿豆馅,咸馅则是在糯米中加入肉丁、香菇、海味干货等。制作时把馅团成球状,用皮把馅包起来,放入木质的粿(俗称红团印)内,印成上拱下平的红团(曲面印上花纹,中间一般印有“福”“禄”“寿”“喜”“财”“丁”“贵”及“双孩儿”“庆丰收”等字样或图样)。印好的红团用洗净的“鸡叶”(艳山姜的叶子)垫底,置入蒸笼内,用大火蒸。约20分钟后,打开蒸笼,红艳艳、香喷喷、亮闪闪的红团便呈现在眼前。

       做红团一般在腊月廿七、廿八两日内进行。除丧服未满的人家外,家家户户都要做红团。红团虽用料普通,却是一种地位极高的供品。除过年外,只有重大喜庆节日才做。在婚嫁等喜庆的情况下,红团更是馈赠佳品。贺喜的亲友离开时,主家都要馈赠红团一双或二双,以示感谢。受礼者亦视此为吉物。

白额联

       莆田的春联与众不同:红纸上方留有两寸长的“白纸额头”,称为“白头春联”,也叫“白额春联”。

       “头戴白巾,身披红袍。胸膛刻字,脊背挨柴”这一特殊形制的春联有其特定的历史渊源。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兴化府城(今莆田城)在农历十一月廿九被倭寇攻陷,并被占据达两个月之久。直到次年正月廿五,兴化城光复,逃亡百姓才返回家中。这时,年节已过,人们在二月初二那天互相探望之后,于二月初四重新做岁。为纪念莆田这段悲惨的历史,莆田民间约定正月初四重过大年,称为“做大岁”。

       原先探亡时,家家户户都贴白联,但在初四“做大岁”,又要按惯例贴上大红春联。在哀思亲人与吉庆佳节的矛盾中,人们选择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即在刚贴过的白联上面,覆盖大红的春联,将白联露出一截,以示心有余哀。直到今天,莆田人家的春联,那抹象征着喜庆吉祥的红色,在白额的衬托与警示下,也显得格外热烈、珍贵。

       贴白额联的习俗,在莆田民间还有一个传说:清顺治五年(1648年)三月,明朝东阁大学士莆田人朱继祚率义军收复兴化城;清军多次反攻,城内不少百姓伤亡,家家都有丧事,门贴白联;至年终,清廷强令家家贴红联;城内居民巧妙地在白联上贴红联,并露出一小段白联,以示对逝去的亲人和明朝故国的怀念之情。

辞年

       除夕一到,就意味着旧的一年即将过去。人们会在家门前或阳台上摆好供桌,祭谢天地,辞别旧岁。供桌系上了绣花红桌围,桌上摆上用来祭拜天地与祭祖的物品。零时一到,就可以听到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了。

       “辞年”的祭品十分丰富,花、果、茶、酒齐备,“六斋”“十味”“龟”“团”、线面、鸡、鸭,还有“隔年饭”,摆满供桌,还要摆上“糕粿”(一种印成圆形和方形的小米糕,寓意“天圆地方”)。地上的盆里烧着“贡银”,大人在一旁念念有词,祈祷来年平安。

       莆田的传统神比祖宗大,祭“天地”时供桌朝外,所以祭完“天地”,可以把供桌朝里。这些祭品尚可再用来祭祖宗,无须另备。祭祖时不用茶酒,但必要增添“菜、饭”,烧的是“银纸”。

       莆田人一直保有的“辞年”习俗,既展示了中华民族传承已久的天地崇拜,也凸显了人们心中祈望永葆平安、丰年足食的小小希冀。

围炉

       除夕,应该是整个中国最传统、最热闹、最红火、最团圆的日子。每年的这个时节,家家灯火通明,桌上热气腾腾,摆满了各色寓意吉利的美食,浓浓的节日氛围溢满餐桌。

       在莆田,当晚的灶上要留“隔年饭”。灶膛里用一块大木柴烧个彻夜不熄的“火宝”,象征年年有余、岁岁兴旺。家人如果有在外不能回家的,餐桌上要留个空位子,以示思念。

       餐桌上的菜大多都有吉利的寓意,且十分丰盛。盘菜中,鲫鱼(俗名“鲫母”,谐音“积宝”)、蟹(要蟹脚齐全,寓“十全十美”)、虾(谐音“和”,寓“一家和气”)、甜粿(寓“日子甜美”)这四道菜是最受欢迎的。其余的菜就按各家的喜好和经济情况来定,没有特别要求。

       吃饭时,比较讲究旧俗的,会把木炭烧红放在烘炉里,置于餐桌下面,以示一家亲热团圆、兴旺发达,即是“围炉”。吃罢年夜饭,长辈会给晚辈“压岁钱”,小孩燃放烟花,合家欢笑、欢度佳节。

       旧时的除夕夜,有的穷人为避债,除夕夜到城隍庙去看戏。这样,债主就不敢在城隍爷面前讨债了,莆仙民谚有“三十晚看鲁戏”的说法。但现在多数人家都会在除夕之夜全家人欢坐在一起,直至深夜,俗称“守岁”。至于因为害怕新年第一天睡着了做噩梦,会影响一年运气而“坐以待曙,通宵不眠”的“守岁”,今天已经很少有了。

五日岁

       莆田人的春节,以“做大岁”展示出它与众不同的节俗。

       莆田人把正月初一至初五称为“五日岁”,有别于中原春节三日岁的习俗。多出的这两日,源于当年一段惨痛的历史。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十一月廿九,倭寇攻陷兴化府城,占据府城60余日。倭寇败亡后,逃亡百姓才陆续回家,掩埋亲友,收拾家园。二月初四重新做岁,初五补过年。后来因二月农事正忙且补过年拖延太久,于是民间相约正月初四“做大岁”,初五再“过年”。由这一事件而衍生了莆田“五日岁”的独有年俗,并由此衍生了“白额春联”“探亡日”等一系列的年节习俗。

       初二“探亡日”,源自上述那次倭患平息以后,各家相互探问伤亡情况,从而约定“初二日互不上门”,后来逐渐形成了初二全城踏青出游的习俗。《仙溪节俗竹枝词》也有“新春朔旦高门开,济济衣冠接踵来。独有古风初二日,杜门谢客自举杯”的描述。 

       初三日,在莆田仙游县的华亭一带,有为老人祝寿的习俗。其由来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北宋陈睦为祖母到九鲤湖祈仙梦、求仙泉治愈盲眼,而后阖村来贺,陈睦为答谢乡邻便建议将祖母的九十寿辰、叔父的七十寿辰、兄长和自己的五十寿辰合在初三当日一同庆祝,既答谢了乡邻又阖家同欢;另一种是与“初二探亡”后,幸存的老人们借初三这一日召集亲人,大摆筵宴,相庆劫后余生相关。

       初四夜,家家户户鞭炮再鸣,重开家宴,一家人团圆喜庆,再贺新春。仙游人家仍依大年三十惯例,在家门口点燃柴堆,以备家人跳火除秽。家宴的丰盛程度不亚于除夕的年夜饭。 

       初五早,每家每户循大年初一惯例,早餐人人吃线面,重过新年。线面如同大年初一的样式,碗底用白灼芥蓝或菠菜垫底,覆上沸水捞熟的线面,面上撒紫菜、油炸花生米、煎蛋条、炸肉或白切肉、香菇、荷兰豆、香菜等配料。拌面的油香、酒香和配料味搭在一起,也令人食指大动。莆田人初一、初五吃面除了取其“长久”“长命”寓意外,还因为这样的面条也常被称为“妈祖面”,而带有了“祈求这一年平安顺遂”的意味。 

       “做大岁”的习俗,铭刻着莆田人独特的情感记忆,也成为中国最独特的过年习俗。

元宵节

       元宵,也称“上元夜”。相传从汉朝时起,当天便结彩张灯,金吾不禁。东风夜放花千树,落星如雨车马簇。后来渐渐由一日之庆演变为三日、五日乃至十日之庆。

       而莆田的元宵节尤其特殊,自正月初三开始,到二月初二乃至三月,都称之为“闹元宵”,有“元宵月”的说法。但是,二月初二以后,已经和元月相去太远,而且多是特例,不具有代表性。

      莆田元宵节,既有中原的古风,又保留了闽越的遗俗,具有人神共娱、赛会行傩的典型风格。

       神驾出游、行傩布福的便有妈祖、玄帝、钱妃、杨公、张公、城隍、社神、戏神,各种神明齐登场;眩人眼目的则有蹈火、起乩、吃花、穿针、挂梯、刺球、咬碗、嚼香,光怪陆离;祭品精巧的就数橘塔、蔗塔、糕塔、瓜塔、宴菜、烛山,四里称奇;场面壮观的有游灯、圈灯、马队、执事、妆驾、彩车,八乡齐动。往往通宵达旦,爆竹喧天。观者如堵,踊跃如潮。

       莆田元宵节,时间长、规模大、仪式古、节目多,体现了莆仙文化独有的内聚力和乡土气息,被誉为“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狂欢节”。

       莆田元宵节的最大特点,是每一天、每一村的活动内容都不一样。这大概是因为莆田人是从中原的不同地方迁徙而来,不同家族都保留了自己的家族文化,并且在元宵节时,把各自文化的特色展现出来,才形成了如此丰富、如此独特的习俗。

       大游灯、跳棕轿、点烛山、叠橘塔、叠蔗塔、叠糕塔等习俗很好地保存了莆田的古风旧俗,使之成为八闽乃至全国民俗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十里不同风,一里一习俗”,主要说的就是莆田人闹元宵的习俗。

       祭祀是元宵节活动的重要内容。对上了年纪的人来说,对天地、神灵的尊重是传统使然。在内心深处,他们希望这种传统代代延续。利用闹元宵的机会,他们在庙堂中点燃香火,虔诚供奉祭祀,表达对神明、祖先的感恩和怀念,并寄予香火不断的愿念。

       元宵期间,宫庙中的社公神明被抬出来巡游,按照各村习俗约定的路线“行傩”。所到之处,法师诵经作道,唢呐锣鼓齐鸣,家家户户都设筵桌迎神祭拜。男人们燃放鞭炮、烟花助势,女人们围着捧手炉的福首换香求福。大家求神保佑,希望在新的一年中有个好的开头。

莆田市主要节令习俗

“做牙”的贡品

扫巡

仙游县盖尾镇前连村民制作的红团

初四做大岁,孩子们准备贴白额春联

莆田人制作的线面

华亭游灯

莆田市主要元宵活动分布示意图

(责编:贾蔚雯、张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