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丨莆仙戏曲

2019年03月21日16:10  来源:中国国家人文地理
 

       南宋开禧元年(1205年),诗人辛弃疾写道:“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舞榭歌台,上演的是戏曲,演绎的是历史。那是中国戏曲成形的年代,优雅的丝竹之声、铿锵的锣鼓之音,讲述着一个个忠臣良将、才子佳人的传说。那些顾盼的姿态,那些鲜嫩的面容,几百年来,依然如故。历史与现实似乎只在一瞬之间。然而,岁月已流逝,时代已更替。

       2006年5月20日,有“宋元南戏活化石”之称的莆仙戏,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再度进入大众的视野。2011年12月、2013年11月,仙游县鲤声剧团两次应邀赴法国参加“巴黎中国戏曲节”,将中国最古老的舞台艺术展现在世人面前。木偶戏,古称“傀儡戏”,源于汉,盛于唐。莆仙戏称本地木偶戏为“戏兄”。相较莆仙戏,它更古老,更早在莆仙民间流行。

       这些古老的艺术,正是莆田历史文脉之所在。它们不仅没有被时间的尘埃所掩盖,更在现代成为珍稀的经典。

莆仙戏

       戏曲理论界泰斗郭汉城说:“莆仙戏的价值等同于中国文化、中国戏剧的价值。一定要保护、抢救莆仙戏这个唯一全面保留宋元南戏影响的古老剧种。”我国著名文学家、戏曲家老舍有诗:“可爱莆仙戏,风流世代传。弦歌八百曲,珠玉五千篇。”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刘念慈说:“就已经收藏的莆仙戏剧本数字来说,全国以至全世界,还没有别的剧种可以与之相比,它是迄今收藏世界戏剧艺术作品最丰富的一个图书馆和博物馆。”莆仙戏植根于莆仙文化的沃土,融汇了莆仙人民的审美元素,是莆田的文化瑰宝,更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莆仙戏原名“兴化戏”,因宋代时莆田隶属兴化军、元代隶属兴化路、明清时隶属兴化府而得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始改称“莆仙戏”。

       和中国戏曲的整体发展路径一样,莆仙戏也是在继承“巫”和“优”的基础上演变而成。莆仙地区巫岘自古十分兴盛。民间道士深入各村社,做法事为黎民百姓祈福禳灾。这些法事活动所积淀的音乐、歌舞表演也为戏曲所吸收。莆仙戏的表演程式“里外包”“穿衣法”“双吊旗”就是源于道教排场。源于“巫”的木偶戏在唐代已经开始演绎故事,莆仙戏也从木偶戏中吸收了大量表演艺术。

木偶戏

       木偶戏古称“兴化傀儡戏”,俗称“柴头仔戏”。其艺术历史悠久,流行于莆田市各地及其兴化方言区,是我国古老而珍贵的木偶戏剧种之一。在莆田城镇、乡村,各种民俗活动和传统节日都要请木偶戏演出。

       早在唐末,中原士人为“避乱”,南迁入闽居莆,移民中十之九家 祖籍河南,当中有许多木偶艺术家。他们入莆后,以娱乐豪门贵族和普通百姓为生。12世纪中叶,兴化军内百戏、木偶戏和南戏并盛,看戏热潮高涨,盛极一时。莆田诗人刘克庄有诗云:“非唯儿童竟嗤笑,更被傀儡旁揶揄。方坐皋比开讲肆,忽看傀儡至优场。郭郎线断事都休,却了衣冠返沐猴。棚上偃师何处去,误他棚下几个愁。”盛况可见一斑!明清时期,莆田木偶戏班颇有盛名。清末,莆仙木偶戏还远渡重洋,赴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演出,很受侨民欢迎和好评。20世纪50年代初,莆田、仙游两县各有一个专业木偶戏剧团,民间也有40多个戏班子。

       提线木偶,古称“悬丝傀儡”,由偶头、笼腹、四肢、提线和勾牌组成,高约“两尺”。偶头以樟、椴或柳木雕成,内设机关,五官表情丰富;竹制胸腹,手有文、武之分,舞枪弄棒,笔走龙蛇,把盏挥扇,妙趣横生;脚分赤、靴、旦3种,勾牌与关节间有长约1米的提线。木偶造型艺术重在木偶的雕刻和设计,就一般情况而言,提线木偶造型较高,多0.7米左右。关键部位均缀以提线,最多可达30多条,至少也有10余条,如进行特技表演还须根据需要增加若干辅助提线。木偶表演各种舞蹈身段及武打技艺的水准,完全取决于艺人的操作技巧,这是提线木偶表演艺术水平高低的关键。

        木偶戏内容主要有五种:一是“尊者戏”,是民间为超度而演出的剧目;二是“愿戏”,是为酬神还愿而演出的“谢恩戏”;三是“鲁戏”,是古时驱逐瘟神的剧目;四是“北斗戏”,是莆仙民众因小孩出月或生病痊愈后,请木偶戏班演出的“酬神戏”;五是“彩戏”,又称“双戏”,是宗教法事剧目之外的为普通喜庆而演出的剧目。

莆田市主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示意图

福建省莆仙戏剧院演出剧目《海神妈祖》

莆仙戏表演特色

提线木偶的尺寸高于儿童的身高

(责编:贾蔚雯、张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