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历史

——从临贺故城谈起

2020年03月02日15:37  来源:中国国家人文地理
 

       位于贺州市八步区贺街镇的临贺故城,滔滔贺江将故城一分为二,南至浮山,东至大鸭村,北至香花村,西至沸水寺,占地面积约10平方公里,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贺州,旧称临贺,史载绵长。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始置临贺县;三国吴黄武五年(226年),始置临贺郡;至隋开皇九年(589年),改置贺州。清代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一百七记载:“元初毁天下城池,此城仅存。”从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始设临贺县开始,到1952年贺县县城从贺街镇搬迁至八步镇,贺街镇历经2100余年。期间有临贺县、临贺郡、临庆国、贺州、贺县等各种称谓,但一直是桂东地区的县、郡、州的行政治所。据考证,其故城城址有四处:大鸭村城址、长利村城址(洲尾城址)、河西城址、河东城址。

1934年《贺县志》中的《县城图》

       大鸭村城址,位于贺街镇大鸭村,始建于西汉武帝时期,是临贺行政治所。城址呈长方形,东西残长150米,南北残宽100米。

       长利村城址,位于河东街长利村的洲尾,现残存南城垣约300余米。

       河西城址位于贺街镇河西村的临江西岸,始建于东汉中晚期。初为长方形夯土墙,四面为版筑夯土墙。五代时期先属后楚,后属南汉。南宋德佑二年(1276年)修建城垛,四面辟门建敌楼,周围开护城河。元、明、清沿用宋临贺城,城墙曾多次修补。河西城址的西、北、南三面现残存长约1100米的夯土城墙。城内主要以衙署、捕厅、文庙、书院等公共设施为主,辅以店铺、民居。河西临贺故城作为行政治所的年代达1900余年(从东汉初年至1952年),从其设计规划来看,作为岭南桂东地区行政治所的临贺故城,已经具备了完善的行政、经济、文化、宗教和防御等城市功能。

       明代后期,随着经济的发展,自发形成了与河西临贺城相对的河东城。河东城沿临江东岸而建,长达千余米,沿街骑楼式店铺鳞次栉比。现存有清代粤东会馆、八圣庙、魁星楼以及古井、古民居等古建筑。明清以后,河东城逐渐发展成为商业贸易区,河西临贺城则依然是行政、文化中心。

       临贺故城作为岭南桂东地区重要的县、郡、州的治所,其历史脉络清晰,中原文化、湘楚文化与百越文化交互融合,文化遗存丰富多彩,各种古代城市的基本公共设施齐备,古城墙、护城河、衙署、学宫、书院、宗祠、寺庙等布局合理,具有重大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文笔塔

       宗祠是血缘崇拜和血缘凝聚的象征,联系血缘家庭和宗族的桥梁,家族精神信仰的皈依之地。贺街临贺故城在不足1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共保存了24姓的宗祠,最早的李氏宗祠建于明永乐元年(1403年)。据考察,在岭南地区,贺街临贺故城是宗祠修建最密集的地方之一,在全国也属罕见。其中罗氏、刘氏、莫氏三个宗祠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此可见贺街宗祠的悠久历史及其价值。

       与别处不同的是,临贺故城的宗祠联宗范围独特,不局限族群、支系,其联宗重在同姓。修建宗祠的捐赠芳碑显示,捐款除同姓外,也有外姓人家捐助。尤其有特色的是,捐资的地域范围分布广泛,如王氏宗祠,捐资人来自贺街、桂岭、钟山、八步等地县乡(镇);刘氏、李氏宗祠的捐资人除包含桂、湘、粤三省交界区域汉族同宗外,同姓的瑶、壮少数民族亦不少;邓氏宗祠的捐资人不仅涵盖本市以及湖南的桃川、大圩和广东南丰、梅州等地同族人,而且邓姓瑶族也直接参与。邓氏整合各宗支的家训、族规时,特别融入了瑶族邓氏族规。逢年过节、初一十五的宗祠祭拜活动中,不仅汉族同姓前来,瑶族、壮族同姓亦前往祭奠。

宗祠祭祀

    “孰土人孰客人济济一堂皆我族,以仁率以义率绵绵百代妥先灵”的宗祠楹联,表现出宗祠建设和宗族文化的巨大包容性。它把贺州这个多民族、多族群区域内同一姓氏中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群众联合起来,建构了以“姓缘”而非仅仅“血缘”“亲缘”为纽带的族群关系,创建了维护族群和谐的新机制。



(责编:赵亮、董菁)